題許宜之三詩卷樂善樓

八帙因循又七年,鬆姿鶴骨只依然。 傍人錯儗真君後,自是安陽陸地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八帙(zhì):古代以八張竹簡爲一帙,這裡指八十嵗。
  • 因循:照舊不改,這裡指時間流逝。
  • 松姿鶴骨:形容人的姿態和氣質像松樹和鶴一樣,意味著長壽和優雅。
  • (nǐ):比擬,比較。
  • 真君:道教中對神仙的尊稱。
  • 安陽陸地仙:指在安陽地區隱居脩鍊的仙人。

繙譯

八十嵗的嵗月匆匆又過了七年,他的姿態和氣質依舊像松樹和鶴一樣優雅。旁人誤以爲他是真正的仙人之後,實際上他是安陽地區隱居脩鍊的陸地仙。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位八十嵗老人的形象,展現了他的長壽和優雅氣質。詩中“松姿鶴骨”的比喻生動形象,突出了老人的高潔和超脫。後兩句通過旁人的誤解,巧妙地引出了老人的真實身份——安陽陸地仙,增添了神秘色彩。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長壽和隱逸生活的贊美。

曹伯啓

元濟寧碭山人,字士開。李謙弟子,篤於學問。世祖至元中爲蘭溪主簿,累遷常州路推官,明於決獄。延祐間歷真定路總管,治尚寬簡,民甚安之。五年,爲司農丞,至江浙議鹽法,置六倉,規定輸運之期、出納次序。至治間歷官集賢學士、侍御史,遷浙西廉訪使。泰定帝時,辭官歸,優遊鄉社。性莊肅,奉身清約,在中臺,所獎借名士尤多。有《漢泉漫稿》,一作《曹文貞公詩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