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吳子立湖州船中詩

· 張昱
一種湖州罨畫船,碧波倒浸晚霞天。 故人總是三生後,風景何如十載前? 遠樹白雲橫暮嶺,淡煙黃菊滿秋田。 吳郎似爲才情惱,費卻銀鉤幾幅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湖州:地名,今浙江省湖州市。
  • 罨畫:色彩鮮明的繪畫。
  • 倒浸:倒映。
  • 三生:彿教用語,指前生、今生、來生,也泛指前世、今生、來世。
  • 十載:十年。
  • 銀鉤:比喻書法剛勁有力。
  • :小幅華貴的紙張,古時用以題詠或寫書信。

繙譯

乘坐著一艘色彩鮮明的湖州畫船,碧綠的湖水倒映著晚霞的天空。 與故人相遇,倣彿已是三生之後,而眼前的風景又怎能與十年前相比? 遠処樹木間白雲橫亙在暮色中的山嶺,淡淡的菸霧中黃菊遍佈鞦天的田野。 吳郎似乎因爲才情而煩惱,不知費了多少幅華貴的紙張來書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湖州船中的景色與情感。詩中,“碧波倒浸晚霞天”一句,通過色彩的對比,生動地勾勒出一幅美麗的湖光晚霞圖。後句通過對“三生後”與“十載前”的對比,表達了對過往時光的懷唸與對現狀的感慨。末句以吳郎的才情煩惱作結,既展現了友人的才情,也隱含了詩人自己的情感寄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捕捉和對人生變遷的深刻感悟。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