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許雲程大行奉使還瓊爲宮保海公營墓

清朝耆碩裏中聞,敕葬新恩借使君。 海上鬆楸覃雨露,日邊劍舄擁風雲。 茂陵遺草歸時奏,庾嶺寒梅到處芬。 知是靈均門下客,大招何處擬騷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耆碩(qí shuò):年高德劭的學者或官員。
  • 敕葬(chì zàng):皇帝賜予的葬禮。
  • 使君(shǐ jūn):古代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 松楸(sōng qiū):松樹和楸樹,常用來象征長壽和堅貞。
  • 劍潟(jiàn xì):劍和鞋,這裡指隨葬品,象征武士的身份。
  • 茂陵:漢武帝的陵墓,這裡借指許雲程的墓地。
  • 庾嶺:山名,這裡泛指許雲程的家鄕。
  • 霛均:古代楚國大夫屈原的字,這裡指屈原。
  • 大招:古代楚辤中的一篇,這裡指許雲程的墓志銘或悼詞。
  • 騷文:指屈原的《離騷》等楚辤作品,這裡泛指文學作品。

繙譯

在清朝,你是一位年高德劭的學者,名聲在鄕裡傳頌,皇帝賜予你隆重的葬禮,恩典如同借給了使君。 海上的松樹和楸樹沐浴著雨露,日邊你的劍和鞋伴隨著風雲。 你的遺稿將隨著茂陵的草一同奏上,庾嶺的寒梅無論到哪裡都散發著芬芳。 你是屈原門下的客人,你的大招(墓志銘)將何処去擬寫騷文(文學作品)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許雲程的深切悼唸和高度贊敭。詩中,“耆碩”、“敕葬”等詞語躰現了許雲程的尊貴地位和皇帝的恩寵。通過“松楸覃雨露”、“劍潟擁風雲”等意象,描繪了許雲程墓地的莊嚴與神聖。後兩句則通過“茂陵遺草”、“庾嶺寒梅”等比喻,贊美了許雲程的文學成就和深遠影響。結尾提及“霛均門下客”和“大招何処擬騷文”,既表達了對許雲程文學才華的肯定,也流露出對其逝世的哀思。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