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諸功臣像二十六首故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參軍國事太傅中軍右丞相徵北大將軍魏國公中山
衛公田家子,神勇自天授。
十六冠軍鋒,二十寄戎首。
洪都既如盤,襄樊同拉朽。
長驅掃中原,曹宋相先後。
功大心轉細,爵崇以卑守。
西羌十萬帳,一戰皆吾有。
轅門將星墜,悲聲咽刁斗。
武順以易名,帝念良不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衛公:指徐達,因其封號爲魏國公,故稱衛公。
- 田家子:指出身農家。
- 神勇:非凡的勇氣和武藝。
- 冠軍鋒:指勇冠三軍的前鋒。
- 寄戎首:指擔任軍隊的統帥。
- 洪都:指南昌,古稱洪都。
- 襄樊:地名,今湖北省襄陽市。
- 拉朽:形容攻城掠地如摧枯拉朽。
- 曹宋:指曹操和宋朝,這裏泛指中原的敵人。
- 功大心轉細:功績雖大,但心思更加縝密。
- 爵崇以卑守:雖然爵位崇高,但保持謙卑的態度。
- 西羌:古代西部的一個民族。
- 轅門:軍營的門。
- 將星墜:比喻將領去世。
- 悲聲咽刁斗:形容軍中因將領去世而悲痛的氣氛。
- 武順:徐達的諡號。
- 易名:指給予諡號。
- 帝念良不負:皇帝認爲徐達的功績配得上這樣的諡號。
翻譯
徐達,這位出身農家的魏國公,他的神勇似乎是天生的。十六歲時就成爲勇冠三軍的前鋒,二十歲便擔任軍隊的統帥。在南昌如盤石般堅固,在襄樊則如摧枯拉朽般輕易攻克。他長驅直入,橫掃中原,先後擊敗了曹操和宋朝的勢力。雖然功績顯赫,但他的心思更加縝密,雖然爵位崇高,卻始終保持謙卑。在西羌,他一戰便收服了十萬帳篷的敵人。然而,當軍營的門因他的去世而悲聲咽咽,刁斗聲也顯得格外淒涼。皇帝賜予他「武順」的諡號,認爲他的功績確實配得上這樣的榮譽。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徐達的軍事才能和卓越功績。詩中通過對比和誇張的手法,生動地描繪了徐達從農家子弟成長爲一代名將的傳奇經歷。他的勇猛、智謀和謙遜,都通過具體的戰役和行爲得到了體現。詩的結尾,通過對徐達去世後軍營中的悲痛氣氛的描寫,以及皇帝對其功績的肯定,進一步突出了徐達的偉大和皇帝對他的深厚感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徐達的英雄形象和明代的軍事風采。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至日即事示舍弟 》 —— [ 明 ] 王世貞
- 《 九月閉關謝筆硯而千里故人訊問不絕又多以詩及者遂成此二律志苦且代荅 》 —— [ 明 ] 王世貞
- 《 酒品前後二十絕其一 》 —— [ 明 ] 王世貞
- 《 寓懷 》 —— [ 明 ] 王世貞
- 《 太保劉文安公輓詩十詠 》 —— [ 明 ] 王世貞
- 《 舍舟步漆塘山竹鬆間作 》 —— [ 明 ] 王世貞
- 《 今歲忽已知命仲冬五日爲懸弧之旦不勝感愴聊敘今昔得六百字 》 —— [ 明 ] 王世貞
- 《 餘自三月朔抵留任於今百三十日矣中間所見所聞有可憂可憫可悲可恨者信筆便成二十絕句至於適意之作十不能一亦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