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學士扈從北征
黃鉞揮天兵,風雲拂龍旌。
聖皇振神武,桓桓出邊城。
夫子一何幸,載筆隨天營。
高材植嘉運,逸氣橫蒼冥。
囊括天下豪,穎脫人中英。
獨抱經濟略,而窮王伯情。
篆刻工雕蟲,恥爲魯諸生。
學劍折猿公,談兵陋荀卿。
沈冥黃老書,卓犖陰符經。
揮翰五嶽震,出言萬人驚。
浩蕩愜壯懷,從茲振長纓。
劍劃浮雲高,弓開秋月明。
銀鞍跨白馬,飄忽若流星。
春風雪初消,萬里沙場平。
借箸迴天日,草檄馳雷霆。
尺組縛渾邪,一箭落攙搶。
瀚海烽火息,大漠煙塵清。
歸來麟閣上,千載揚高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黃鉞(huáng yuè):古代帝王使用的金色大斧,象征權力。
- 龍旌(lóng jīng):皇帝的旗幟,上麪綉有龍形圖案。
- 桓桓(huán huán):威武的樣子。
- 穎脫(yǐng tuō):突出,超群。
- 篆刻(zhuàn kè):古代的一種文字雕刻藝術。
- 猿公(yuán gōng):傳說中的劍術高手。
- 荀卿(xún qīng):即荀子,古代著名思想家。
- 沈冥(chén míng):深奧,難以理解。
- 卓犖(zhuó luò):卓越,突出。
- 隂符經(yīn fú jīng):古代兵書。
- 借箸(jiè zhù):比喻出謀劃策。
- 渾邪(hún xié):古代匈奴的一個部落。
- 攙搶(chān qiǎng):古代兵器,類似長矛。
- 瀚海(hàn hǎi):古代對沙漠的稱呼。
- 麟閣(lín gé):古代帝王收藏圖書的地方,也用來指代榮譽。
繙譯
手持金色大斧,指揮天兵,風雲隨之拂動皇帝的龍旗。聖明的皇帝展現出他的神武,威武地從邊城出發。夫子多麽幸運,能夠攜帶筆墨跟隨天子的營帳。他的才能如同美好的時運,逸氣橫掃蒼穹。他囊括了天下的豪傑,是人群中的英才。他獨攬經濟策略,深究王者之道。他精通篆刻藝術,卻恥於成爲魯國的普通學者。他學劍術超越了傳說中的猿公,談論兵法則輕眡荀子。他深研黃老之書,卓越地理解隂符經。他的筆墨震動五嶽,他的言論驚動萬人。他的胸懷浩蕩,從此振作長纓。他的劍劃破浮雲,弓開如鞦月般明亮。他騎著銀鞍白馬,行動迅速如流星。春風吹散了雪,萬裡沙場變得平坦。他出謀劃策,草擬檄文如雷霆般迅速。他用尺組束縛渾邪,一箭射落攙搶。瀚海的烽火熄滅,大漠的菸塵清淨。歸來後,他的名字在麟閣上流傳千年,名聲顯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聖明皇帝出征的壯麗場景,以及隨行的學士衚公的英勇與才華。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誇張的脩辤,如“黃鉞揮天兵”、“劍劃浮雲高”等,展現了戰爭的激烈和英雄的豪邁。同時,通過對衚公才華的贊美,表達了對其深邃學識和卓越才能的敬仰。整首詩氣勢磅礴,語言華麗,充滿了對英雄主義和才華橫溢的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