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雜詩

康定陵前棲夜鳥,盤林鬱郁鎖鬆梧。 總聞再造驅戎虜,不見千官拜鼎湖。 內使司香開寢殿,祠臣常祀掃金鋪。 翠華縹渺空中度,絳節靈應羣帝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康定陵:指明朝皇帝的陵墓。
  • 盤林:環繞的樹林。
  • 鬱郁:形容樹木茂盛。
  • 鬆梧:松樹和梧桐樹,常用來象徵陵墓的莊嚴肅穆。
  • 再造:指重建或復興國家。
  • 驅戎虜:驅逐外族侵略者。
  • 鼎湖:傳說中黃帝昇天的地方,這裏指皇帝的陵墓。
  • 內使:宮內的使者。
  • 司香:負責祭祀時燃香的官員。
  • 祠臣:負責祭祀的官員。
  • 金鋪:指陵墓的門。
  • 翠華:皇帝儀仗中用翠鳥羽毛裝飾的旗。
  • 縹渺:形容遙遠而模糊。
  • 絳節:紅色的符節,古代使者所持,用以表示身份。
  • 靈應:神靈的感應。
  • 羣帝:指衆神。

翻譯

在康定陵前,夜鳥棲息,環繞的樹林鬱鬱蔥蔥,松樹和梧桐樹被茂密的枝葉所遮蔽。 曾聽聞國家再次復興,驅逐了外族侵略者,卻不見千官來此拜祭皇帝的陵墓。 宮內的使者負責開啓陵墓的殿門,祭祀的官員定期清掃陵墓的門戶。 皇帝的儀仗旗幟在空中飄渺地移動,紅色的符節似乎得到了神靈的感應,衆神都聚集於此。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朝皇帝陵墓的莊嚴肅穆和神祕氛圍。通過「康定陵」、「盤林鬱郁」、「鬆梧」等詞語,詩人勾勒出一幅陵墓的靜謐畫面。詩中「再造驅戎虜」反映了歷史的變遷和國家的復興,而「不見千官拜鼎湖」則流露出對往昔輝煌的懷念。後半部分通過「翠華縹渺」、「絳節靈應」等意象,營造了一種超凡脫俗的宗教氛圍,表達了詩人對皇權和神靈的敬畏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宗教的深刻理解。

王慎中

王慎中

明福建晉江人,字道思,初號南江,更號遵巖。嘉靖五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在職與諸名士講習,學大進。令詔簡部屬爲翰林,衆首擬慎中,大學士張璁欲見之,固辭不赴,乃稍移吏部郎中。官終河南參政,以忤夏言落職歸。古文卓然成家,師法曾、王,與唐順之齊名,而自以爲過之。詩體初宗豔麗,工力深厚,歸田後攙雜講學,信筆自放。有《遵巖集》。 ► 10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