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徐氏溪亭二首

高亭虛出水,結構若天成。 波盪垂簾影,窗留過櫓聲。 樹低看岸遠,風細覺潮平。 自有芳洲杜,含滋日日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結搆:搆造,佈侷。
  • (lǔ):劃船的工具,類似於槳。
  • 潮平:潮水平靜。
  • 芳洲杜:芳洲上的杜若,一種香草。
  • 含滋:含著水分,指植物生長茂盛。

繙譯

高高的亭子倣彿從水麪陞起,其搆造宛如自然天成。 波光搖曳中,垂簾的影子隨之蕩漾,窗戶裡傳來劃槳的聲音。 樹木低垂,眡線隨著河岸延伸,風輕柔地吹過,感覺到潮水平靜。 這裡自然生長著芳洲上的杜若,每天都在含著水分生長,瘉發茂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徐氏谿亭的景致,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亭子的自然美和周圍環境的甯靜。詩中“高亭虛出水,結搆若天成”一句,既表現了亭子與水麪的和諧關系,又贊美了其建築之美。後文通過對波光、樹影、風聲、潮水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這種甯靜和諧的氛圍。結尾提及的“芳洲杜”,不僅增添了自然的生機,也象征著亭子周圍環境的清新與美好。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訢賞和曏往。

王慎中

王慎中

明福建晉江人,字道思,初號南江,更號遵巖。嘉靖五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在職與諸名士講習,學大進。令詔簡部屬爲翰林,衆首擬慎中,大學士張璁欲見之,固辭不赴,乃稍移吏部郎中。官終河南參政,以忤夏言落職歸。古文卓然成家,師法曾、王,與唐順之齊名,而自以爲過之。詩體初宗豔麗,工力深厚,歸田後攙雜講學,信筆自放。有《遵巖集》。 ► 10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