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二首

· 王寵
鳳管龍簫清且悲,南徐北固自逶迤。 海門直指聯三象,日馭巡行逼九疑。 入計衣冠刓璽綬,防秋兵馬失旌旗。 長卿諫獵無消息,悵望江湖有所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鳳管龍簫:指華美的樂器,鳳管指笙,龍簫指簫。
  • 南徐北固:指南方的徐州和北方的固原,這裏泛指南北各地。
  • 逶迤(wēi yí):形容道路、山脈、河流等彎曲延續的樣子。
  • 海門:指海口,這裏可能指長江口。
  • 三象:指天象、地象、人象,這裏泛指各種跡象。
  • 日馭:指太陽,比喻皇帝。
  • 九疑:指九疑山,位於今湖南省境內,這裏泛指邊遠之地。
  • 入計:指官員進京述職。
  • 衣冠:指士大夫、官員。
  • (wán):磨損。
  • 璽綬:指皇帝的印章和系印的絲帶,象徵權力。
  • 防秋:指秋季的軍事防禦。
  • 旌旗:指軍隊的旗幟。
  • 長卿:指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這裏借指作者自己。
  • 諫獵:指勸諫皇帝不要沉迷於打獵。
  • 悵望:失意地望着。
  • 江湖:指遠離朝廷的民間。

翻譯

鳳管龍簫奏出的音樂清亮而悲涼,南徐北固的道路蜿蜒曲折。海門直指,聯結着天象、地象、人象,太陽的巡行逼近了遙遠的九疑山。進京述職的官員們磨損了象徵權力的璽綬,秋季防禦的兵馬失去了旗幟。我這個長卿般的文人,對於勸諫皇帝不要沉迷於打獵的消息一無所知,只能失意地望着江湖,心中有所思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個人境遇的感慨。詩中通過「鳳管龍簫」的悲涼音樂、「南徐北固」的逶迤道路,以及「海門」、「日馭」等意象,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後半部分則通過「入計衣冠刓璽綬」、「防秋兵馬失旌旗」等句,反映了朝廷的衰敗和軍隊的無能。最後以「長卿諫獵無消息」自比,抒發了詩人對時政的無奈和對個人理想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個人命運的深刻思考。

王寵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履仁,後字履吉,號雅宜山人。爲蔡羽先生門生,居洞庭三年,既而在石湖之濱讀書二十年。由諸生貢入國子監。工書畫,行書疏秀出塵,妙得晉法。於書無所不窺。詩刻尚風骨。有《雅宜山人集》。 ► 1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