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

出門二月已三月,騎馬陳州來亳州。 暮雨桃花此客館,春風燕子誰家樓。 簿書堆案不相放,郡守下堂仍苦留。 浮名羈絆有如此,愧爾沙邊雙白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亳州(bó zhōu):地名,位於今安徽省西北部。
  • 陳州:地名,位於今河南省周口市一帶。
  • 簿書:指公文、文件。
  • 郡守:古代地方行政長官,相當於現在的省長。
  • 浮名:虛名,指世俗的名聲。
  • 羈絆:束縛,牽制。

翻譯

出門時還是二月,轉眼已是三月,我騎馬從陳州來到亳州。 夜晚的雨中桃花盛開,我在此客館中暫住,春風中燕子飛舞,不知是誰家的樓閣。 公文堆積如山,不肯放過我,郡守也下堂苦苦挽留。 虛名如此束縛着我,我感到慚愧,看着沙灘上的兩隻白鷗,自由自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春日旅途中的所見所感,通過對二月與三月的對比,表達了時間的流逝。詩中「暮雨桃花」與「春風燕子」的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一幅春日景象,同時也透露出詩人的孤獨與漂泊。末句以「浮名羈絆」與「沙邊雙白鷗」作對比,抒發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束縛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自由的渴望。

王九思

明代文學家,字敬夫,號渼陂。漢族,陝西鄠縣(今戶縣)人。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進士。選爲庶吉士,後授檢討。其間,李夢陽、何景明、康海等人陸續來北京,相聚講論,倡導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史稱"前七子"。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調爲吏部文選主事,年內由員外郎再升郎中。王九思曾任翰林院檢討、吏部郎中。武宗時宦官劉瑾敗,因與劉瑾爲陝西同鄉,被名列瑾黨,降爲壽州同知。以詩文名列“前七子”。所著有詩文集《渼陂集》、雜劇《沽酒遊春》、《中山狼》(一折),及散曲集《碧山樂府》、《碧山續稿》、《碧山新稿》等。 ► 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