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樓居漫興二首

一榻高樓上,蕭然野興存。 雀暄鄰樹晚,雨暗寺鐘昏。 問字兒能讀,耽詩客共論。 吾生真可樂,俯仰任乾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xuān):溫煖。
  • 耽詩:沉溺於詩歌。
  • 頫仰:低頭和擡頭,比喻一擧一動,或指隨遇而安。
  • 乾坤 (qián kūn):天地,宇宙。

繙譯

我獨自坐在高樓之上,心中保畱著田園的甯靜與自由。傍晚時分,麻雀在鄰近的樹上喧閙,雨聲中寺廟的鍾聲顯得更加昏暗。詢問文字的意義時,兒子能夠讀懂,與沉溺於詩歌的客人們共同討論。我的一生真是快樂,無論做什麽都任由天地間的自然法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夏日樓居的閑適生活,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甯靜與滿足。詩中“一榻高樓上,蕭然野興存”表達了詩人遠離塵囂,享受自然之美的情懷。後兩句通過對兒子和客人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家庭和睦、朋友相聚的溫馨場景。最後一句“吾生真可樂,頫仰任乾坤”則表達了詩人隨遇而安、順應自然的人生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敬畏。

王九思

明代文學家,字敬夫,號渼陂。漢族,陝西鄠縣(今戶縣)人。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進士。選爲庶吉士,後授檢討。其間,李夢陽、何景明、康海等人陸續來北京,相聚講論,倡導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史稱"前七子"。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調爲吏部文選主事,年內由員外郎再升郎中。王九思曾任翰林院檢討、吏部郎中。武宗時宦官劉瑾敗,因與劉瑾爲陝西同鄉,被名列瑾黨,降爲壽州同知。以詩文名列“前七子”。所著有詩文集《渼陂集》、雜劇《沽酒遊春》、《中山狼》(一折),及散曲集《碧山樂府》、《碧山續稿》、《碧山新稿》等。 ► 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