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白席上作

生在儒家遇太平,懸纓垂帶布衣輕。 誰能世路趨名利,臣事玉皇歸上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懸纓垂帶:指官員的服飾,纓是系在帽子上的帶子,帶是腰帶。這裏指穿着樸素的布衣。
  • 布衣:古代平民穿的衣服,代指平民身份。
  • 世路:人生的道路,這裏特指追求名利的道路。
  • 臣事:臣子侍奉君主。
  • 玉皇:道教中的天帝,又稱玉皇大帝。
  • 上清:道教中指天界,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翻譯

我生在儒家,恰逢太平盛世,穿着樸素的布衣,不追求華麗的官服。 有誰會去追逐世間的名利呢?我寧願侍奉天帝,歸於神仙居住的上清天界。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儒家理想和太平盛世的嚮往,以及對世俗名利的超然態度。詩中,「生在儒家遇太平」一句,既是對自己身份的自豪,也是對時代背景的讚美。後兩句則通過對比,突出了作者對精神追求的重視,寧願放棄塵世的榮華富貴,也要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五代十國時期文人對理想與現實的深刻思考。

李升

五代時前蜀成都人,小字錦奴。長於寫蜀中山水,細潤中有氣韻,極爲米芾所推賞。畫《高賢圖》,蒼茫類董源,而秀雅似王維。得李思訓筆法,而清麗過之。亦稱“小李將軍”。嘗於益州聖壽寺壁畫《三峽圖》、《霧中山圖》各一堵。大聖慈寺畫《漢州三學山圖》、《彭州至德山圖》各一堵。有《青城山圖》、《峨嵋山圖》、《二十四化山圖》等傳於世。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