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江上崔尚書

此生何路出塵埃,猶把中才謁上才。 閉戶十年專筆硯,仰天無處認梯媒。 馬前霜葉催歸去,枕上邊鴻喚覺來。 若許登門換鬐鬣,必應辛苦事風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塵埃:比喻世俗的紛擾。
  • 中才:指一般的才能。
  • 上才:指高超的才能或地位高的人。
  • 梯媒:比喻引薦的人或途逕。
  • 鬐鬣(qí liè):馬的鬃毛,這裡比喻身份或地位。

繙譯

我這一生爲何要脫離塵世的紛擾,仍然帶著平庸的才能去拜見那些才華橫溢的人。 閉門不出十年專心於筆墨紙硯,擡頭望天卻找不到任何引薦的途逕。 馬前的霜葉催促我歸去,枕上的邊疆鴻雁喚醒我醒來。 如果能夠換取登門拜訪的機會,我必定會不辤辛勞地應對風雨雷電。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杜荀鶴對自己命運的無奈和對上層社會的曏往。詩中,“塵埃”與“上才”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詩人的自我認知與社會地位的差距。通過“閉戶十年”與“仰天無処”的描寫,詩人表達了自己雖有才華卻無出路的苦悶。最後兩句則展現了詩人不屈不撓的精神,即使前路艱辛,也願意爲了改變命運而努力奮鬭。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展現了詩人堅靭不拔的性格和對未來的渴望。

杜荀鶴

杜荀鶴

杜荀鶴,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石臺縣貢溪鄉杜村)人。晚唐詩人。相傳爲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稱杜十五。幼好學。四十六歲才中進士。五代梁太祖(朱溫)時,授員外郎、知制誥;最後任翰林學士,僅五日而卒,恃強胡爲。工於詩,有“風暖鳥聲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風集》三卷,顧云爲之序,“其壯語大言,則決起逸發,可以左攬工部袂,右拍翰林肩。”。嚴羽《滄浪詩話·詩體》列有“杜荀鶴體”。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