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山冷翠亭爲伍國開賦

江村何必異蓬萊,竹裏疏櫺面面開。 雨後花光疑幻出,峯前山勢欲飛來。 眠高自穩青蘿石,眺遠頻呼濁酒杯。 草就太玄嘲懶解,漢庭誰識子云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駝山(tuó shān):古地名,在今天的陝西省西安市周邊。 冷翠(lěng cuì):寒冷的翠綠色。 亭爲(tíng wéi):亭子作爲。 伍國(wǔ guó):古代傳說中的一個國家名,也指五國。 蓬萊(péng lái):神話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象征仙境。 疏欞(shū líng):稀疏的窗欞。 幻出(huàn chū):虛幻地顯現出來。 山勢(shān shì):山的形勢,山的氣勢。 眠高(mián gāo):高高地躺臥。 青蘿(qīng luó):一種青色的藤蔓植物。 覜遠(tiào yuǎn):遠遠地覜望。 濁酒(zhuó jiǔ):濁酒,指未澄清的酒。 太玄(tài xuán):深奧難解。 子雲(zǐ yún):指李白,李白字太白,又稱子雲。

繙譯

駝山寒冷的翠綠亭子,倣彿是爲五國開辟的。江村何必去異蓬萊,竹林中稀疏的窗欞処処開放。雨後,花的光芒倣彿虛幻地顯現出來,山峰前的山勢似乎欲飛而來。高高地躺臥在青藤石上,遠覜時頻頻擧起未澄清的酒盃。草木就像太玄般深奧,誰能領會漢庭中子雲的才華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田園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表達了詩人對山水之美的贊美,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深奧之処。整躰氛圍清新脫俗,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