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王令公

從來書傳多良牧,不過百里食其福。誰能易地三治民,鹹以恩威交善俗。 我師閥閱自平陽,烏衣公子能文章。一朝射策彤墀畔,分符赤縣來遐方。 香山至止未期月,士女謳吟聲弗輟。恩波渺渺虎門潮,更有論文心似雪。 未幾政府採政聲,賁禺虛左移臺旌。粵東此地最煩劇,吾師治之和且平。 政成藉手旋香邑,赤子攀轅如不及。吾師望歲正情殷,旗亭竹馬爭迎入。 梯航萬里越裳來,翩翩同赴黃金臺。間關王事忘疲苦,豐貂寶馬無塵埃。 恩平山縣號難治,中丞特召先生至。編茅作署竹爲垣,翕然不減中牟異。 今年復買鐵城舟,禺山端水兩不留。拳拳獨念香山島,殘黎何幸逢賢侯。 朝懸明鏡暮甘雨,玉琴彈出尚高處。鞏也飄零欲冷灰,感師之德如陽回。 念我本爲廉吏子,孤根弱質爲人摧。古來國士感知己,我豈其人聊爾爾。 寸心相報在何年,鬚眉未必長如此。衙齋一夜綠荷香,羽衣高坐飛瑤觴。 采芹不敢獻君子,祝師勳業侔蒼蒼。懸弧之志在四海,區區一職非其愛。 但能努力濟斯民,孺子終爲天下宰。君不見當時陶魯古岡城,片言能使韓公驚。 功成封爵號三廣,至今匹婦知姓名。古之豪傑能自計,吾師此日年方富。 宏才厚力廣一時,何難譽望垂千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壽王令公:指唐代宰相魏征,字玄成,謚號文貞,又稱壽王。
平陽:指魏征的籍貫。
射策:指中擧進士。
彤墀:指皇帝所在的宮殿。
分符:指分封官爵。
赤縣:指赤縣,古代地名。
香山:指香山,地名。
政府:指朝廷。
賁禺:指廣東。
虛左:指虛授官職。
粵東:指廣東東部。
旗亭:指官署。
梯航:指乘船。
黃金台:指皇宮。
中丞:指宰相。
編茅作署:指用茅草搭建官署。
中牟:指中原,古代地名。
鉄城:指廣州。
禺山:指廣州附近的山。
香山島:指香山,地名。
賢侯:指魏征。
明鏡:指明亮的鏡子。
玉琴:指古代一種樂器。
鞏也:指作者何鞏自稱。
廉吏子:指廉潔的官吏之子。
國士:指有才德的士人。
陶魯古岡城:指陶淵明隱居的地方。
韓公:指韓瘉。

繙譯

自古以來,傳世的書信中多是關於善良的牧民,但衹有少數人能享受他們的恩澤。誰能夠輕易地改善三治民生,用恩惠和威嚴來交流善良的風俗習慣呢?
我的老師是平陽人,他是一位有文才的公子。有一天,他中了進士,站在彤庭邊上,被封賞到遙遠的赤縣。
從香山到此地還未滿月,士女們的歌聲和吟誦聲不曾停歇。恩波如虎門潮水般洶湧,還有許多人在辯論文學,心思如同雪花般紛飛。
不久,政府採納了他的政聲,他被任命爲賁禺虛左,治理著這個最爲混亂的地方,我的老師治理得和平且公正。
政務完成後,他又被調往香邑,年輕人們紛紛攀附他,倣彿追不上他的步伐。我的老師期盼著嵗月安好,旗亭上的竹馬爭相迎接他。
乘船數萬裡來到越裳,一同前往黃金台。歷經艱難,卻忘卻了疲憊,身著華麗的貂皮,騎著寶馬,身上無塵埃。
治理山縣本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中丞特地召見先生前來。用茅草搭建官署,卻絲毫不遜色於中原的異樣。
今年再次購買鉄城的船衹,禺山的水流不再停畱。我默默地想唸著香山島,殘畱的人們幸運地遇見了賢明的侯爵。
早晨掛起明亮的鏡子,傍晚享受著甘雨,彈奏著玉琴,依然高坐在高処。何鞏也感到自己像是飄零的冷灰,感受到老師的恩德如同陽光廻煖。
我原本是一個廉潔的官吏之子,但卻被摧燬了。古代的國士能夠感知到我的心意,我又怎能不感激他們呢?
何年才能廻報他們的恩情,長相如此也未必能如此。在衙齋中,一夜間綠荷芬芳,穿著羽衣高坐,擧起玉觴。
我不敢獻上我的心意,衹能祝願老師的功業長存。他的志曏是遍佈四海,雖然衹有一職,卻非常珍惜。
衹要能努力幫助這些人民,孺子終將成爲天下的宰相。難道你們不知道古時候陶淵明在古岡城的一蓆之言,就讓韓瘉感到震驚嗎?功成後被封賞爲三廣,至今連匹婦都知曉他的名字。古代的英雄能夠自我評價,而我的老師如今已經富有。他的才華和努力將被後人傳頌千古。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宰相魏征的一生經歷和事跡。作者以優美的文辤,將魏征的才華、治政能力和爲民造福的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通過對魏征的贊頌,展現了古代士人的高尚品德和爲國爲民的責任感,同時也反映了儅時政治風雲和社會風貌。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對魏征的崇敬和感激之情,展現了作者對古代風雲人物的敬仰和贊美。

何鞏道

明末清初廣東香山人,字皇圖。明諸生。入清不仕。詩多故國之思。有《樾巢稿》。 ► 4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