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赴北京留別靈谷定巖戒上人

長憶煙霞水石邊,高僧於我最忘年。 ?檀樹底焚香坐,優鉢花間掃榻眠。 了幻未能辭五濁,觀空自可斷諸緣。 無衣無帶堪留別,林下分攜一慨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煙霞:指山間的煙霧和霞光。水石:指水和石頭,泛指自然景觀。僧:指和尚。?檀:指檀香木。優鉢:指高級的鉢。緣:指因果關係。

翻譯

長久以來,我常懷念着山間的煙霧和水石相依的景色,高僧與我相處時光彷彿忘卻了歲月的流逝。在檀香樹下燃香坐着,用高級的鉢在花叢中掃地、躺臥。雖然未能擺脫幻象的干擾,但通過觀察虛空,可以自我解脫於種種因果糾葛。沒有華麗的衣服和裝飾可留作紀念,只能在林間分手,心中卻有一種釋然之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與高僧在山間共度時光的懷念之情。通過簡潔而優美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和心靈境界的體悟。詩中表達了對世俗紛擾的超脫,以及對內心平靜與解脫的嚮往。整體氛圍清新淡雅,意境深遠,給人以靜謐之感,讓人感受到心靈的寧靜與超脫。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廬陵人,名禎,字昌祺,以字行。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預修《永樂大典》。每遇僻書疑事,人多就質。擢吏部郎中,遷廣西布政使,坐事謫。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繩豪,去貪殘。致仕二十餘年,屏跡不入公府。有《運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