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涇川水西寺蕳葉八宣慰劉七都事章卞二元師

· 宋濂
水陸行兼旬,招搖月如醉。 筋弛遂莫支,神癡但思睡。 若非遊名山,曷以豁幽閉。 涇川名漢縣,寶勝標唐寺。 一往情已堅,百閼思轉熾。 大川阻鴻溟,怒濤寫滂濞。 彷彿號夫諸,昏蒙舞魑魅。 小舟劣容坐,大險曾不避。 中流震撼數,性命毫髮計。 斂股不容搖,屏息恆獨惴。 良久幸登陸,寸步懷千畏。 盤迴行隴畦,迷眩失溝遂。 齧趾嵌劍石,衣冠排戟蔌。 身入青玉林,一白點羣翠。 道過桓彝祠,古柏撐幽邃。 青紅閃敗壁,神鬼錯飛旞。 忠精燁白虹,直欲貫天地。 周禮在所旌,尸祝宜弗廢。 敕書從天來,猶勒崇寧字。 象賢恨非古,奸醜褻神器。 南風嘯林薄,吹落英雄淚。 俯仰感微衷,蛇行復西逝。 委移履上方,滿目但椔翳。 云何黃檗靈,不敵鬱攸崇。 臥鍾蝕陰苔,孤塔掛晴荔。 大雄兜率還,真應天台萃。 木魚午停聲,林鼯晴齣戲。 殘僧五六輩,颻衲裹山隸。 奔趨失繩矩,面目劇芒刺。 別有白髮師,野鶴雞羣異。 身披伽黎衣,雲繼泐潭裔。 揖客入邃筵,從容語非易。 呼童滌尊罍,爲我出芳餌。 溪毛糝白姜,芝髓烹紅胾。 羣羞未終薦,三爵了不識。 湯餅銀絲嫩,園荈雪濤試。 復出新篇什,自謂宗漢魏。 焜耀鴛鴦裘,錯落麒麟罽。 似將三昧力,幻出千葩麗。 有時氣雄拔,欲奪三軍帥。 西取月氏頭,北斷堅昆臂。 誰知憂世心,盡雪滄江涕。 緇女尚如斯,蟬冠當不愧。 少焉出楸局,矜負驍與鷙。 雌雄將勢分,黑白如鼎沸。 分甘東野拜,難續西林志。 長嘯出山來,荒雲密如毳。 歸宿山縣中,窮愁復相滯。 糧絕諸傔慍,瀨激良朋忌。 褰衣步明月,憂極不思寐。 憶昔山林居,豈識道途累。 崖色夫容開,洞水冰簾膩。 淵龍學人吟,夜猿呼鶴唳。 採嵐術可餐,釣渚鮮堪嚌。 負此濟勝姿,奈何心不悸。 所幸二三友,酸鹹同所嗜。 鉤理抉神扃,探玄發天祕。 雖於嘻笑間,亦足洗蒙罻。 此生已任運,泉石隨所值。 敬亭在望青,行行勿迂轡。
拼音
宋濂

宋濂

宋濂,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漢族,祖籍金華潛溪,至宋濂時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啓、劉基並稱爲“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爲“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爲“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爲太史公、宋龍門。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爲“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臺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爲其後“臺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爲《宋學士全集》(亦稱《宋文憲公全集》或《宋學士文集》)七十五卷。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