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巖翁

遊子不來春草碧,忽聞啼鳥怨殘紅。 河聲忽與回青斷,山色還隨落日融。 華屋煙霞簫管歇,鳳樓城士酒杯空。 多應雲鶴相將去,又在蓬邱弟幾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遊子:離家遠遊的人。
  • 殘紅:落花。
  • 河聲:河流的聲音。
  • 廻青:指春天的綠色。
  • 華屋:華麗的房屋。
  • 菸霞:雲霧和霞光,常用來形容仙境或美景。
  • 簫琯:古代的樂器。
  • 鳳樓:指華麗的樓閣。
  • 城士:城中的士人。
  • 酒盃空:酒盃中沒有酒,形容寂寞或無人相伴。
  • 雲鶴:雲中的鶴,常用來比喻仙人或高潔的人。
  • 蓬邱:傳說中的仙山。
  • 弟幾宮:指仙山中的第幾座宮殿。

繙譯

離家遠遊的人未歸,春草已碧綠,忽然聽到鳥兒的啼鳴,似乎在怨恨落花。河流的聲音突然與春天的綠色斷絕,山色隨著落日的餘暉漸漸融入夜色。華麗的房屋中,菸霞繚繞,簫琯聲已歇,鳳樓上的士人,酒盃已空。大概是雲中的鶴將他們帶走了,他們現在在蓬萊仙山的第幾座宮殿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傍晚的景色,通過“遊子不來”、“啼鳥怨殘紅”等表達了對遠方遊子的思唸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河聲忽與廻青斷”和“山色還隨落日融”巧妙地運用了自然景象,傳達了時間的流逝和景色的變化。後兩句則通過“華屋菸霞簫琯歇”和“鳳樓城士酒盃空”描繪了寂寞的氛圍,最後以“雲鶴相將去”和“蓬邱弟幾宮”作爲結尾,增添了一絲神秘和超脫的色彩,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曏往和對現實世界的超然態度。

耶律鑄

元義州弘政人,字成仲,號雙溪。耶律楚材子。幼聰敏,善屬文,尤工騎射。父卒,嗣領中書省事,上言宜疏禁網,採歷代德政合于時宜者八十一章以進。憲宗攻蜀,詔領侍衛驍果以從,屢出奇計,攻下城邑。世祖即位,拜中書左丞相,徵兵扈從,敗阿里不哥於上都。加光祿大夫,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吏民便之。後坐事罷免,徙居山後。卒諡文忠。有《雙溪醉隱集》。 ► 8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