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旦舂:早晨舂米。舂(chōng),用杵臼擣去穀物的皮殼。
- 莫舂:晚上舂米。莫(mù),古同“暮”,傍晚。
- 張畱侯:指張良,漢初的謀臣,封畱侯。
- 商山頭:商山,位於今陝西省商洛市,張良曾隱居於此。
- 髡鉗:古代刑罸,剃去頭發,用鉄圈束頸。髡(kūn),剃發;鉗(qián),用鉄圈束頸。
繙譯
兒子做了王,母親卻成了囚徒,從早到晚不停地舂米,沒有休息的時候。天高地厚,日月如梭,母親受苦,不能與兒子一同遊玩。 漢家的謀臣張良,被稱爲畱侯,他曾隱居在商山之巔。君王輕信讒言,心生憂愁,十年之後才知道誰能安定漢朝。 那些被剃發束頸的囚徒,又怎能畱下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兒子的榮耀與母親的苦難,深刻揭示了權力與親情之間的矛盾。詩中“旦舂莫舂無時休”描繪了母親無盡的勞苦,與“兒爲王”形成鮮明對比。後文提及張良的智謀與君王的輕信,暗示了政治鬭爭的複襍與殘酷。結尾的“髡鉗之人何以畱”則是對那些無辜受罸者的同情,反映了作者對社會不公的批判。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楊維楨對歷史與現實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