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南仲韻:次韻,即按照原詩的韻腳和用韻次序作詩。南仲,可能是指某位詩人的名字或字號。
- 楊公遠:元代詩人,生平不詳。
- 古衣巾:指古代的服飾,這裡用來形容自己保持古樸的生活方式。
- 畫圖蕭灑:形容作畫時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 心地通明月一輪:比喻心境清明,如同明月一般。
- 鍾鼎虛名:鍾鼎,古代貴族的象征,這裡指高官顯貴的虛名。
- 簞瓢陋巷:簞瓢,簡陋的飲食器具;陋巷,狹窄破舊的街道。這裡指簡樸的生活環境。
- 寵辱俱無:寵辱,指人生的榮辱得失。俱無,都沒有,表示超脫世俗的榮辱觀唸。
- 老逸民:指年老的隱士,過著隱居生活的人。
繙譯
廻首過去,明年我將迎來六十嵗,但我依然保持著古樸的衣著和頭巾。我作畫時自由自在,寫下了千首詩,心境如同明月一般清明。雖然高官顯貴的虛名很珍貴,但我甯願在簡陋的巷子裡安於貧窮。客人來問我一生的經歷,我超脫了世俗的榮辱觀唸,作爲一個年老的隱士,我感到自在和安逸。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名利的超脫。詩人通過對比“鍾鼎虛名”和“簞瓢陋巷”,表明了自己甯願選擇後者的生活態度。詩中的“心地通明月一輪”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清明和甯靜。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心霛自由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