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生

· 黃溍
有美維仙李,孤標見碧梧。 高門留雨露,短褐混泥途。 姿悍寧爲小,機深或類愚。 洗心須貝葉,遊藝及摴蒱。 政爾難藏穎,幡然獨抱竽。 從容觀近效,僶俛事羣趨。 稍廢琴心曲,能操犢背書。 誰將窮罔象,莫使避珊瑚。 它日逢何暮,清談動至晡。 醉醒勞問我,喜怒得令渠。 契闊江湖迥,漂零歲月徂。 青雲悲捷徑,白日仰亨衢。 秋社枌榆外,南包橘柚初。 飛騰如借順,能勿笑蟾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孤標(gū biāo):獨特的標誌。
  • 短褐(duǎn hè):短小的粗布衣服,指貧賤。
  • 姿悍(zī hàn):姿態強硬。
  • 機深(jī shēn):心思深沉。
  • 貝葉(bèi yè):指佛經。
  • 摴蒱(chū pú):古代的一種遊戲。
  • 政爾(zhèng ěr):正如此。
  • 藏穎(cáng yǐng):隱藏才華。
  • 幡然(fān rán):突然改變的樣子。
  • 抱竽(bào yú):持竽,指演奏樂器。
  • 僶俼(mǐn miǎn):勤勉努力。
  • 羣趨(qún qū):衆人追逐。
  • 犢背書(dú bèi shū):小牛背上的書,比喻學問淺薄。
  • 罔象(wǎng xiàng):虛幻不實的形象。
  • 避珊瑚(bì shān hú):避開珍貴的珊瑚,比喻避開美好事物。
  • 清談(qīng tán):高雅的談話。
  • 至晡(zhì bū):直到傍晚。
  • 契闊(qì kuò):分離。
  • 漂零(piāo líng):漂泊無依。
  • 亨衢(hēng qú):通衢大道,比喻順利。
  • 秋社(qiū shè):秋天的祭祀。
  • 枌榆(fén yú):指榆樹。
  • 南包(nán bāo):指南方的包裹。
  • 橘柚(jú yòu):橘子和柚子。
  • 飛騰(fēi téng):迅速上升。
  • 蟾蜍(chán chú):月亮,這裏比喻平凡。

翻譯

有一位美麗的仙子,她的標誌是碧綠的梧桐。她出身於高門大戶,卻穿着短小的粗布衣服混跡於泥濘之中。她的姿態強硬,心思深沉,或許顯得有些愚鈍。她洗淨心靈,研讀佛經,遊藝於古代的遊戲。她正如此難以隱藏自己的才華,突然間獨自演奏樂器。她從容地觀察近處的效仿,勤勉地追隨衆人。她稍稍放下琴曲,卻能在小牛背上讀書。誰能將她從虛幻中拯救出來,不要讓她避開珍貴的事物。他日何時能再相遇,高雅的談話一直持續到傍晚。醉醒之間,她詢問我的感受,喜怒之間,她讓我明白。我們分離在遙遠的江湖,漂泊在流逝的歲月中。她悲嘆捷徑的艱難,仰望白日的順利大道。秋天的祭祀在榆樹外,南方的包裹裏有橘子和柚子。如果她能像借風飛騰一樣,她會嘲笑那些平凡的月亮。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李生形象的描繪,展現了一個出身名門卻生活簡樸、內心深沉且才華橫溢的女子形象。詩中運用了許多生動的比喻和象徵,如「孤標見碧梧」、「短褐混泥途」等,既描繪了李生的外在特徵,也隱喻了她的內心世界。詩的後半部分則通過一系列的動作和情境,表達了李生對生活的態度和對未來的期待,展現了她堅韌不拔和追求卓越的精神風貌。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黃溍

黃溍

溍字晉卿,婺州義烏人。生而俊異,學爲文,頃刻數百言。弱冠西遊錢塘,得見遺老鉅工宿學,益聞近世文獻之詳。還從隱者方韶父遊,爲歌詩相唱和,絕無仕進意。延祐開科登進士,授寧海丞。至順初,以馬祖常薦,入應奉翰林文字,轉國子博士,出提舉浙江等處儒學。亟請侍親歸,俄以祕書少監致仕。至正七年,起翰林直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擢兼經筵官,升侍講學士同知經筵事,累章乞休,不俟報而行。遣使追及。十年夏,得請還南。七歲而卒,年八十一。贈江西行省參知政事,追封江夏郡公,諡文獻。所著有《日損齋稿》三十三卷、筆記一卷。宋景濂曰:先生素行挺立,貴而能貧。遇佳山水則觴詠其間,終日忘去。雅善真草書,爲文佈置謹嚴,援據精切,俯仰雍容,不大聲色。譬之澄湖不波,一碧萬頃,魚鱉蛟龍,潛伏不動,而淵然之色,自不可犯。世之議者,謂先生爲人高介類陳履常,文辭溫醇類歐陽永叔,筆札俊逸類薛嗣通,歷事五朝,嶷然以斯文之重爲己任。與臨川虞集、豫章揭傒斯、同郡柳貫齊名,號儒林四傑,合而觀之,待制之才雄肆,而侍講之思峻潔,一時才士如王禕、宋濂輩,並出黃、柳之門,而匯爲一代文章之盛。殆亦氣運使然者矣。 ► 4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