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耿君玉隱居

· 楊奐
居幽穿洞府,岸狹束溪流。 細徑鄰翁熟,懸厓遠客愁。 橋明山月上,窗暗野雲浮。 世事何曾到,年侵亦白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居幽:居住在幽靜的地方。
  • 穿洞府:穿過洞穴般的居所。
  • 岸狹:河岸狹窄。
  • 束溪流:溪流被狹窄的河岸所束縛。
  • 細徑:狹窄的小路。
  • 鄰翁熟:熟悉的鄰居老人。
  • 懸厓:懸崖。
  • 遠客愁:遠道而來的客人感到憂愁。
  • 橋明山月上:橋上明亮,山月升起。
  • 窗暗野雲浮:窗戶昏暗,野外的雲朵飄浮。
  • 世事何曾到:世間的紛擾何曾觸及這裏。
  • 年侵:歲月侵蝕。
  • 亦白頭:也已白髮蒼蒼。

翻譯

居住在幽靜之地,穿過如洞府般的居所,河岸狹窄,溪流被束縛。狹窄的小路上,熟悉的鄰居老人走過,懸崖邊,遠道而來的客人感到憂愁。橋上明亮,山月緩緩升起,窗戶昏暗,野外的雲朵飄浮。世間的紛擾何曾觸及這裏,歲月侵蝕,我也已白髮蒼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幽靜隱居生活的畫面,通過「居幽穿洞府」、「岸狹束溪流」等句,展現了隱居地的幽深與寧靜。詩中「細徑鄰翁熟」與「懸厓遠客愁」形成對比,一方面表現了鄰里的熟悉與安寧,另一方面則透露了遠客的孤獨與憂愁。後兩句「橋明山月上,窗暗野雲浮」以景結情,通過明暗對比,進一步加深了隱居生活的靜謐與超脫。結尾「世事何曾到,年侵亦白頭」則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的超然態度和對歲月流逝的感慨。

楊奐

奐字煥然,又名知章,乾州奉天人。母嘗夢東南日光射其身,旁一神人以筆授之,已而奐生。甫勝衣,嘗信口唱歌,有紫陽閣之句,問其故,則不能答也。未冠,夢遊紫陽閣,景趣甚異,自悟以前爲紫陽宮道士,後因以自號。金末舉進士不中,乃作萬言策,指陳時病,未及上而歸,教授鄉里。歲癸巳,汴京降,奐微服北渡,依冠氏帥趙壽之。戊戌,太宗詔宣德課稅使劉用之試諸道進士,奐試東平,兩中賦論第一,從監試官北上,謁中書耶律楚材,薦授河南路徵收課稅所長官,兼廉訪使。在官十年,乃請老於燕之行臺。壬子,世祖在潛邸,驛召奐參議京兆宣撫司事,累上書得請而歸。秦中學者稱爲關西夫子。乙卯疾篤,引觴大笑而卒,年七十,賜諡文憲。所著有《還山集》六十卷行世。遺山先生元好問撰墓碑曰:「紫陽博覽強記,作文剗刮塵爛,創爲裁製,以盜襲剽竊爲恥,其持論亦然。秦中百年以來,號稱多士。較其聲問赫奕,聳動一世,蓋未有出其右者。」江漢先生趙復曰:「紫陽其志其學,粹然一出於正,其言精約粹瑩,而條理膚敏,名教中南宮雲臺也。」 ► 1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