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過李十一二耆山房賦贈
註釋
婆娑(pō suō):搖曳的樣子。
華堂(huá táng):華麗的大廳。
蘇門(sū mén):指蘇軾,宋代文學家。
天寶(tiān bǎo):指唐代年號。
重陽(chóng yáng):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削跡(xuē jì):指削減行程,減少足跡。
持觴(chí shāng):舉起酒杯。
周王(zhōu wáng):指周朝的國王。
沙蟲(shā chóng):比喻無能的人。
委荊棘(wěi jīng jí):被荊棘所纏繞,比喻遭遇困難。
殉國(xùn guó):爲國捐軀。
萇弘(chàng hóng):指萇弘,漢代文學家。
伍尚(wǔ shàng):指伍被,漢代文學家。
屠沽(tú gū):指賣肉和酒的小販。
道成(dào chéng):指修煉成仙。
羽聲(yǔ shēng):指詩聲。
翻譯
在白天,古老的樹下搖曳着,華麗的大廳裏空無一事,邀請着學者雅士。蘇軾高士彈琴而過,唐代的天寶將軍來畫馬。這一天是重陽節,黃色的菊花盛開,我獨自登上高臺,感到寂寥。被髮狂的遊人減少了足跡,端起酒杯高談闊論,你憐憫我的才情。戰後的江山失去了秋天的色彩,天地間的黑暗無法消散。周朝的國王和士兵變成了沙蟲,漢代的文人被荊棘所困。你家的兄弟爲國捐軀,黃金用盡卻無所成。萇弘的血染紅了脊令,鴻雁還在吞食伍尚的聲音。我在山中沒有功業,卻忽然遇到了賣肉和酒的小販,歡笑相迎。修煉成仙後不屑居住,氣質使然成爲遊俠。爲你在花萼樓上題詩,詩聲慷慨,誰不感到憂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重陽節的景象,詩人在山中登高,感嘆着時代的變遷和人生的無常。通過對歷史人物和時代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時代變遷和人生命運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徵,表達了詩人對時代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展現了詩人豁達的胸懷和對人生的洞察力。整體氛圍莊嚴肅穆,意境深遠,給人以啓迪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