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二日訪章別駕名園聽琴

南海梧桐飄昨夜,西園物色近中秋。 長廊翠擁金城入,曲檻光生寶鏡浮。 門徑幾回驚客到,笑談千古訝天遊。 薰風忽奏虞庭曲,時見鸞凰下九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南海梧桐:南海地區的梧桐樹,指南方的梧桐樹;物色:尋找,觀賞;長廊:長長的走廊;翠擁:翠綠色環繞;金城:指宮殿;曲檻:彎曲的欄杆;寶鏡:指明鏡;門逕:門前的道路;虞庭曲:古代的一種音樂曲目;鸞凰:傳說中的鳳凰鳥。

繙譯

南方的梧桐樹在昨夜飄來,西園裡的景色接近中鞦。長長的走廊被翠綠環繞,倣彿進入了金色的宮殿。彎曲的欄杆上反射出光芒,像寶鏡一般閃耀。客人來了幾次都感到驚訝,暢談著古今奇遇。突然傳來一陣風,奏響了虞庭曲,時常可見鳳凰鳥飛舞在九州大地上。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個中鞦前夕訪問名園聽琴的場景,通過對園中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一幅優美的畫麪。詩人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將南海梧桐、金城、寶鏡等元素融入詩中,營造出一種神秘而華麗的氛圍。詩中還融入了對古今奇遇的暢談,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傳說的曏往和想象。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詩意,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曏往。

林大春

明廣東潮陽人,字邦陽,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學副使,致高拱私黨於法,爲言官論劾,罷官。有《井丹集》。 ► 6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