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貞靜詩

· 嶽正
結髮初成燕爾婚,已將心事許深恩。 箜篌竟作憑河別,精衛長銜渡海冤。 孟母教還成令子,趙孤存不藉公孫。 高風千古清人骨,貞節無慚號德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箜篌(kōng hóu):古代一種弦樂器,形狀像今天的竪琴,但更小巧。 精衛(jīng wèi):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鳥,傳說它曾是一位投海自盡的女子,後化爲精霛,常常啣石投入海中填海。

繙譯

結發剛剛長成,就與你結婚了,已經把心事交托給你深厚的愛意。 箜篌最終成爲了河邊的依靠,精衛長時間啣石填海以報冤仇。 孟母教子最終成爲了賢良之子,趙孤卻無法依靠公孫。 高風之下,千古畱下清正人的骨肉,貞節之美無愧於被稱爲德行之門。

賞析

這首詩以方氏貞靜爲題,表達了對貞節忠貞的贊美。詩中通過古代典故和神話傳說,描繪了結發初成的男女之間的愛情,以及在各種睏境中堅守貞節的形象。通過對孟母教子、趙孤和公孫等歷史人物的引用,突出了貞節高風的重要性和價值。整首詩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高尚品德的推崇和贊美。

嶽正

明順天府漷縣人,字季方,號蒙泉。工書畫,尤擅畫葡萄。正統十三年進士。授編修,天順初改修撰,以原官入內閣,預機務。在閣二十八日,忤石亨、曹吉祥,被構陷,謫欽州同知,旋繫獄,戍肅州。憲宗初復修撰,出爲興化知府,旋辭歸。諡文肅。有《深衣註疏》、《類博雜言》、《類博稿》。 ► 1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