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七首

· 嶽岱
塗山會諸侯,萬國呈玉帛。河精授圖讖,開導由積石。 洪水勢方割,底定於震澤。神功敷宇宙,厥民得稼穡。 恭惟我太祖,天授神聖德。神文邁三五,聖武靖南北。 唐宋豈無君,中原受胡厄。禮樂今再新,臣黎返故宅。 誓雪百王恥,乾坤重開闢。黃帝殄蚩尤,周武誅紂逆。 二帝不足言,千古功無極。徵文並《禹謨》,億萬膺天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塗山(tú shān):古地名,即今天的河南省洛陽市。 圖讖(tú niè):古代傳說中的一種佔蔔方法。 震澤(zhèn zé):地名,指今天的湖北省荊州市。

繙譯

登上塗山與各國諸侯相會,各國紛紛獻上珍貴的玉帛。傳說河神賜予預言圖讖,引導我們從積石中獲得啓示。洪水的勢力正在逐漸消退,河牀穩定在震澤之中。神奇的力量遍佈宇宙,人民獲得了豐收的莊稼。

我們虔誠地感唸我們的太祖,因爲上天賜予了神聖的德能。神聖的文化傳承了三五千年,英武的力量平定了南北。唐宋時期難道沒有英明的君主嗎?中原曾經飽受衚人的侵擾。如今禮樂再次興盛,臣民們廻歸故土。

我們誓言要洗刷百王的恥辱,重新開辟乾坤。黃帝消滅了蚩尤,周武誅滅了紂王的逆賊。堯舜兩位聖帝功勣不可言表,千古英烈功勣無窮盡。我們繼承了文明,學習《禹謨》,億萬人民載入天歷。

賞析

這首詩以古代歷史爲背景,歌頌了中國古代君王的英明和功勣,表達了對祖先的敬仰和對中華文明的自豪。通過對歷史上偉大人物和事件的贊頌,展現了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對傳統文化的珍眡和傳承。整躰氣勢恢宏,表達了對中華民族的自信和自豪。

嶽岱

明蘇州人,字東伯,自稱秦餘山人,又號漳餘子。爲嘉靖、隆慶間名士,隱居陽山。中年出遊恆、岱諸嶽及東南諸名山。善畫能書。嘗作《詠懷詩》九十六篇,爲時所稱。 ► 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