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夏㫤四時畫竹圖四首

偃仰懸崖幾度秋,老龍蛻骨入林幽。 扶疏直節幹霄上,化作長虹跨九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夏㫤(xià lóng):指夏天的龍。
  • 偃仰(yǎn yǎng):仰臥。
  • 懸崖:懸崖峭壁。
  • 老龍:指古老的龍。
  • 蛻骨:蛻皮。
  • :深遠。
  • 扶疏:支撐着稀疏的。
  • 直節:筆直的節。
  • 幹霄:直衝雲霄。
  • 長虹:長長的虹。
  • 九州:古代指中國的九個地區。

翻譯

夏天的龍仰臥在懸崖上,幾度秋風吹過,古老的龍蛻下皮,進入深遠的林中。它支撐着稀疏的筆直節幹,直衝雲霄,化作一道長長的虹,橫跨九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夏天的龍在懸崖上仰臥的景象,通過古老的龍蛻皮的意象,表達了歲月更迭,生命不息的深遠意境。詩中運用了龍、虹等象徵意味濃厚的意象,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讚美之情,給人以超脫塵世的意境感受。

林大春

明廣東潮陽人,字邦陽,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學副使,致高拱私黨於法,爲言官論劾,罷官。有《井丹集》。 ► 6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