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霽雪

海上雲收旭景新,連峯積雪淨如銀。 晴光回入千門曉,淑氣先回上谷春。 瑤樹生輝寒已散,瓊林銷凍暖偏勻。 玉堂相對題詩好,移席鉤簾坐夕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jì):晴朗。
  • (xù):早晨的陽光。
  • 連峰:連緜的山峰。
  • 積雪:積累的雪。
  • 晴光:晴朗的陽光。
  • 千門:指宮殿的大門。
  • 淑氣:指春天的氣息。
  • 上穀:古地名,今河北省南部一帶。
  • 瑤樹:傳說中神仙居住的樹木。
  • 瓊林:傳說中神仙居住的林木。
  • 玉堂:美麗的宮殿。
  • 移蓆:移動坐墊。
  • 鉤簾:用鉤子掛起的簾子。
  • 夕曛:傍晚的夕陽。

繙譯

西山霽晴,海上的雲彩散去,早晨的陽光照耀下,連緜的山峰積雪潔白如銀。晴朗的光芒灑入千門宮殿,春天的氣息先到達上穀地區。傳說中的瑤樹散發著寒意已消散,瓊林中的冰雪融化溫煖均勻。在美麗的玉堂裡,相對題詩寫得很好,移動坐墊,拉上掛簾,坐在傍晚的夕陽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西山霽雪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展現了春天的美好氣息。詩人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詩意境優美,給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覺。同時,詩中運用了古代神話中的瑤樹、瓊林等元素,增添了詩歌的神秘色彩,使詩意更加深遠。整躰而言,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美麗,給人以愉悅和想象的空間。

金幼孜

金幼孜

明江西新淦人,名善,以字行。建文二年進士。授戶科給事中。成祖即位,改翰林檢討,與解縉等同值文淵閣,遷侍講。永樂七年從幸北京。八年從北征。所過山川要害,帝輒命記之,常與之論敵中事。自後北征皆從。十八年進文淵閣大學士。二十二年,成祖於還軍途中病逝,幼孜護梓宮歸。洪熙元年進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宣德六年十二月卒,諡文靖。有《北征錄》、《金文靖集》。 ► 7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