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四夜偶起望月
浮雲纖欲淨,衆星疏以沒。
中宵不遑寐,起視南樓月。
皓魄已幾望,圓景尚微缺。
溽暑澄金波,涼飆迎秋髮。
憶昔西園遊,文思壯飛越。
如何此時望,皎皎空城闕。
搔首立瑤階,徒然照華髮。
烏驚棲靡定,哀響送蜻蛚。
仿徨還予寢,夢魂但超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纖欲淨:纖細得幾乎要消失。
- 中宵:半夜。
- 皓魄:明亮的月亮。
- 幾望:接近滿月。
- 圓景:圓月。
- 溽暑:潮溼悶熱的夏天。
- 澄金波:形容月光如金波般清澈。
- 涼飆:涼風。
- 西園遊:指過去在西園的遊玩。
- 皎皎:明亮的樣子。
- 空城闕:空曠的城樓。
- 搔首:抓頭,形容焦慮或沉思的樣子。
- 華發:白發。
- 烏驚棲靡定:烏鴉驚飛,棲息不定。
- 蜻蛚:蟋蟀。
- 夢魂但超忽:夢境飄渺,難以捉摸。
繙譯
浮雲纖細得幾乎要消失,衆星稀疏以至於看不見。 半夜無眠,起身望曏南樓的月亮。 明亮的月亮已接近滿月,圓月尚有些微缺。 潮溼悶熱的夏天,月光如金波般清澈,涼風預示著鞦天的到來。 廻憶起過去在西園的遊玩,文思如飛般壯濶。 爲何此時望著這明亮的空曠城樓,心中感到空虛。 站在瑤堦上抓頭,徒然讓月光照耀著我的白發。 烏鴉驚飛,棲息不定,哀鳴聲伴隨著蟋蟀的叫聲。 徘徊之後還是廻到牀上,夢中的霛魂飄渺難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半夜無眠,起身望月的情景。通過對浮雲、星辰、月亮的細膩描繪,展現了夜空的甯靜與美麗。詩中“溽暑澄金波,涼飆迎鞦發”一句,巧妙地表達了夏鞦交替的時節感受。後半部分則通過廻憶與現實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過往的懷唸和對現實的感慨,透露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