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湛靜齋亦宋喬梓載酒元明石室登高同郭公鷲湛天沐天及禎士文安澤君介以長兒端木縱飲至夜月高而還地爲甘泉
愧無新句謝煙霞,二十年前此寄家。
老樹有根蟠石底,古碑和字長藤花。
清秋高會人猶昔,白髮重來歲漸加。
先正追蹤英少事,釣颱風月滿江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九日:指農曆九月九日,即重陽節。
- 湛靜齋:人名或地名,具體不詳。
- 喬梓:指喬木和梓木,常用來比喻父子。
- 載酒:攜帶酒水。
- 元明石室:地名,具體不詳。
- 郭公鷲:人名,具體不詳。
- 湛天沐天:人名,具體不詳。
- 禎士文安澤君介:人名,具體不詳。
- 端木:人名,可能是陳恭尹的長子。
- 甘泉先生:人名,具體不詳。
- 碑碣:石碑和石碣,指刻有文字的石碑。
- 釣臺:指釣魚臺,這裏可能指甘泉先生的書院所在地。
翻譯
愧於沒有新的詩句來感謝這煙霞之美,二十年前我曾在此安家。 老樹的根盤繞在石頭底下,古老的石碑上刻着字,長滿了藤花。 清秋時節,人們依舊在此聚會,而我已是白髮蒼蒼,歲月漸增。 先賢們追尋英才的事蹟,釣魚臺上的風月遍佈江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重陽節時,詩人與朋友們在甘泉先生書院故址的聚會情景。詩中,「老樹有根蟠石底,古碑和字長藤花」一句,通過對自然與人文景觀的細膩描繪,展現了歲月的痕跡和歷史的沉澱。後兩句則表達了對先賢的敬仰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體現了詩人對往昔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思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人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