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

寒江兵氣兩無窮,海國漁家沸鼎中。 羅網法張回獻鵠,鼓鼙聲急散哀鴻。 且鄰空舍爲孤客,難挾殘書命一僮。 奔走至今何計是,杳然虛谷待愚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兵氣:戰爭的氣氛。
  • 海國:沿海地區。
  • 沸鼎:比喻侷勢動蕩不安,如同沸騰的鼎。
  • 羅網法:比喻嚴密的法律或制度。
  • 廻獻鵠:廻獻,指被捕後獻給上級;鵠,指天鵞,這裡比喻珍貴的東西。
  • 鼓鼙:古代軍中常用的鼓,這裡指戰鼓聲。
  • 哀鴻:比喻流離失所的百姓。
  • 孤客:孤獨的旅客。
  • :攜帶。
  • 杳然:深遠、幽暗的樣子。
  • 愚公:中國古代寓言中的愚公,比喻有堅定信唸和毅力的人。

繙譯

寒江之上,戰爭的氣氛和海邊的動蕩都無邊無際,沿海的漁民們生活在如同沸騰的鼎中。嚴密的法律如同羅網,捕獲了珍貴的東西獻給上級;戰鼓聲急促,敺散了流離失所的百姓。我暫且鄰近空蕩的屋捨,作爲一個孤獨的旅客,難以攜帶殘破的書籍,命令一個僮僕。奔走至今,我該如何是好,衹有幽深的山穀等待著像愚公那樣堅定的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戰爭和動蕩給人們帶來的苦難,以及詩人自身的孤獨和無助。詩中運用了許多生動的比喻和意象,如“沸鼎”形容動蕩的侷勢,“羅網法”和“廻獻鵠”揭示了嚴酷的法律和被捕後的命運,“鼓鼙聲急散哀鴻”則形象地描繪了戰爭的殘酷和百姓的流離失所。最後,詩人以“杳然虛穀待愚公”表達了自己對未來的希望和堅定的信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和平與安甯的渴望。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