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苗
高田易爲瘠,下田易爲肥。
高田苗欲密,下田苗欲稀。
春陽三二月,陰雨來霏霏。
無論高與下,青青同一時。
疏如雁行列,密若羊毛披。
清風颯然至,盪漾生漣漪。
迴旋合萬舞,荏弱不自持。
遙遙極天碧,望望深人懷。
先王制四民,士首農次之。
非時尚不役,矧乃鞭與笞。
一夫不播種,世有受其飢。
須知元元命,系此青青絲。
賤子爲老農,敢以告有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瘠 (jí):貧瘠,不肥沃。
- 霏霏 (fēi fēi):形容雨雪很盛的樣子。
- 颯然 (sà rán):形容風聲。
- 漣漪 (lián yī):水面微波。
- 荏弱 (rěn ruò):柔弱,軟弱。
- 矧 (shěn):何況。
- 笞 (chī):用鞭、杖或竹板打。
- 元元 (yuán yuán):百姓,人民。
翻譯
在高地上,田地容易變得貧瘠,而在低地上,田地則容易肥沃。高地的莊稼需要密植,低地的莊稼則應稀疏。在春天的三四月,陰雨綿綿。不論高地還是低地,莊稼都同時青翠。稀疏的像雁陣排列,密集的則如羊毛覆蓋。清風一吹,水面便蕩起漣漪。莊稼隨風搖擺,彷彿無法自持。遠遠望去,天空碧藍,深深觸動人心。古代的君王規定士農工商的順序,士爲首,農次之。非農忙時節,不應役使農民,更不用說鞭打他們了。一個農夫不播種,世上就有人會捱餓。要知道百姓的命運,就係在這青青的莊稼上。我這個老農,斗膽向官府報告這些情況。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高地與低地莊稼生長情況的對比,描繪了春天田野的生機盎然。詩中,「高田易爲瘠,下田易爲肥」直接點出了地理環境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而「春陽三二月,陰雨來霏霏」則進一步以天氣變化來強調自然條件的重要性。後文通過比喻和擬人手法,如「疏如雁行列,密若羊毛披」和「清風颯然至,盪漾生漣漪」,生動地展現了莊稼在風中的動態美。最後,詩人以老農的身份,呼籲官府重視農業,體現了對民生的深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