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祝張翁源泰亭二首

鴻名宿昔著關中,鳧舄今飛到粵東。 孝友世傳張仲在,文章人羨景陽工。 九成樂奏高臺月,百里花開昨日風。 題柱盛名何以頌,早將霖雨慰宸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鴻名:盛大的名聲。
  • 宿昔:往昔,過去。
  • 關中:地名,指陝西渭河流域一帶。
  • 鳧潟:傳說中仙人所穿的鞋,能飛翔。這裡比喻張翁的行蹤。
  • 粵東:地名,指廣東東部。
  • 孝友:孝順父母,友愛兄弟。
  • 張仲:人名,古代孝子的代表。
  • 景陽:指景陽岡,古代文人常以景陽岡比喻文才出衆。
  • :精巧,這裡指文才高超。
  • 九成樂:古代音樂的一種,九成即九章。
  • 高台:高大的台子,常用於觀賞或擧行儀式。
  • 題柱:古代文人題詩於柱上,以示才華。
  • 霖雨:連緜不斷的小雨,比喻恩澤。
  • 宸衷:皇帝的心意。

繙譯

往昔在關中已享有盛名,如今仙人般的足跡飛到了粵東。 孝順與友愛是張家世代相傳的美德,人們羨慕你文才如景陽岡般高超。 在高台上奏響九成樂,月光下更顯莊嚴,百裡之內花開如昨日春風所至。 如何能歌頌你題柱上的盛名,願你的恩澤早日如霖雨般滋潤皇帝的心田。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張翁的聲名遠播、孝友美德以及卓越的文才。詩中通過“鴻名”、“鳧潟”等意象展現了張翁的非凡地位和行蹤,而“孝友世傳”、“景陽工”則凸顯了其家族傳統和個人才華。後兩句以高台樂奏、百裡花開的盛景,寓意張翁的影響力和恩澤,末句則表達了對張翁未來能施展更大影響力的美好祝願。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