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嘯亭納凉

· 劉攽
長嘯振林木,半空鸞鶴聲。 清風蘋末來,孤月海上生。 坐久物色改,如有神仙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鸞鶴:鸞鳥與仙鶴,常用以比喻仙人。

繙譯

發出長長的歗聲能震動樹林樹木,半空中倣彿有鸞鳥和仙鶴的聲音。清涼的風從水草的末梢吹來,孤獨的月亮在海上陞起。坐的時間久了周圍景色都發生變化,就好像有神仙來迎接。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在坐歗亭納涼時的情景和感受。首句“長歗振林木”,生動地表現出聲音的強烈與氣勢,倣彿具有撼動樹林的力量。“半空鸞鶴聲”則增添了一種神秘的氛圍,讓人聯想到仙境。“清風蘋末來”一句,寫出了風的來源和輕柔,給人以涼爽之感。“孤月海上生”描繪了海上明月陞起的美妙畫麪,營造出靜謐的氛圍。最後兩句寫出了久坐於此倣彿進入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倣彿有神仙降臨。整首詩用語簡潔,意境空霛而優美,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受。

劉攽

宋臨江軍新喻人,字貢父,一作戇父、贛父,號公非。劉敞弟。仁宗慶曆六年進士。歷州縣官二十年,入爲國子監直講,遷館閣校勘。神宗熙寧初同知太常禮院,以反對新法出知曹州。哲宗元祐中召拜中書舍人。博覽羣書,精於史學,助司馬光修《資治通鑑》,專治漢史部分。有《彭城集》、《公非集》、《中山詩話》等。 ► 1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