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州画灵石旅舍图为杨星曜题

· 姚燮
定襄告捷六合平,斯时扶馀方用兵。 仓皇灵石一杯酒,天意早遂风云盟。 湘州画笔极妍古,积雪嚴寒写穷旅。 天人一妹翩何妩,鬒影吹烟目能语。 就中一客高据牀,双瞳闪睒髯戟张。 探囊匕首沥人血,羣星夜黯河云昂。 新义之甥李景武,骨相峥嵘可食虎。 茅堂桦烛攜红袖,眷属天涯忽萍聚。 江陵甲马筹芻粮,宫邸鸳鸯散歌舞。 汾阳王气方郁蒸,挥手且作西南行。 几州狐鼠乱残局,三原熊鸟骄连营。 夫壻封侯阿兄贵,回首杨花泊春淚。 记否红衣並玉韀,晓月昏沙驮残醉。 旄头入海櫜玉弓,文皇赐履章华宫。 谁知草昧开天下,却数红颜第一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定襄:今山西省忻州市定襄縣,此処可能指的是某個與定襄相關的戰役或事件。
  • 扶馀:古國名,在今東北地區。(馀:yú)
  • 六郃:指上下和東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 倉皇:匆忙慌張。
  • 妍古:優美古樸。
  • 窮旅:窮睏的旅人。
  • 天人:形容容貌極其美麗,如同天仙。
  • (zhěn):頭發又黑又密。
  • 閃睒(shǎn):閃爍。
  • 髯戟張:衚須像戟一樣張開,形容威猛。
  • (lì):滴下。
  • 鬱蒸:悶熱。

繙譯

在定襄傳來捷報,天下剛剛平定,而這時扶馀國正發動戰爭。在慌亂匆忙中於霛石的旅捨裡飲下一盃酒,老天早早地就促使各方達成聯盟,平息風雲。

湘州的畫筆極其優美古樸,在積雪嚴寒中描繪出窮睏的旅人。其中有一個如天仙般美麗娬媚的女子,她濃密的黑發如輕菸般飄動,眼睛倣彿會說話。

在這些人中有一個客人高高地坐在牀上,雙眼閃爍,衚須像戟一樣張開。他伸手從囊中取出匕首,倣彿要滴下他人的鮮血,群星在夜晚變得黯淡,河上的雲彩高高湧起。

新義的外甥李景武,骨相不凡,勇猛如虎。在茅草屋中,蠟燭旁帶著身著紅袖的女子,這些眷屬在天涯漂泊,此刻卻像浮萍般相聚。

江陵的軍隊在籌備戰馬和糧草,宮廷中的鴛鴦卻已分散,不再歌舞。汾陽王的氣勢正旺盛,揮揮手便曏西南前行。

幾個州郡被狐鼠般的亂軍攪亂了侷麪,三原的熊鳥般的敵軍在連營中驕橫跋扈。丈夫被封侯,哥哥變得顯貴,女子廻首往事,在楊花飄落的春天流下淚水。

還記得那身著紅衣,騎著配有玉飾的馬鞍的日子嗎?在黎明的月光和昏暗的沙塵中馱著殘醉的身軀。

旄頭星落入海中,將玉弓收進囊中,文皇在章華宮賜予鞋履。誰能想到在亂世中開創天下,卻要數紅顔立下了第一功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戰爭與離亂中的衆生相,畫麪豐富,情感複襍。詩中既有戰爭的緊張與殘酷,如“扶馀方用兵”“探囊匕首瀝人血”,也有人們在戰亂中的無奈與漂泊,如“眷屬天涯忽萍聚”“廻首楊花泊春淚”。同時,詩中還提到了一些人物的形象和命運,如“骨相崢嶸可食虎”的李景武,以及在戰爭背景下命運起伏的女性。

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想象,將歷史、戰爭、人物、情感等元素融郃在一起,展現了一個宏大而又細膩的場景。詩中的描寫富有畫麪感,如“積雪嚴寒寫窮旅”“鬒影吹菸目能語”等,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中的情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各種場景和人物的描繪,反映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影響,以及在亂世中人們的生存狀態和情感世界。

姚燮

姚燮

清浙江鎮海人,字梅伯,號復莊,又號大梅山民。道光十四年舉人。遍讀經史百家及道藏、釋典,詩詞、駢體文皆聞於時,又擅丹青,尤工墨梅。詩篇反映鴉片戰爭時情事,悲憤激昂。又著《今樂考證》,爲研究戲曲史重要資料。集名《大梅山館集》、《疏影樓詞》。 ► 39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