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县篇

· 姚燮
大疆荒?春不毛,绝壑中起巋而高。 苍幽赭闭上无磴,朽藤羃涧猿虎巢。 神丁闢石鎚飞电,隘路如蛇夺一线。 山洼有荡阔千顷,渐聚民廛气为变。 堠台堡栅交卫防,不筑牆闉自成县。 洪湖一面当其缺,逆泻旋舟萬难入。 其馀冈阜密搘抱,峻若天关森骨立。 赵宋之微官吏酷,大刑矫帝良民戮。 上苍阴愤降穷殃,索米当金还恣黩。 雉糜搜括坟树薪,不雨三年鬼无肉。 流鸿遍野失里居,分无生理羣相驱。 横戈墨面掠军饷,杀人如豕郊腥污。 瘴云惨惨逼泰岱,遂以要险成盜区。 官兵半属寇臂指,外援内结纷难除。 可怜府守逃狐鼠,衢塞燕吴绝通旅。 将军含淚下青兗,筹畧无成饮刀羽。 力抗不得招使安,一夕山营付焦炬。 我行其地禾黍蓬,刮目喜变泱泱风。 巖魈木客尽驯扰,蹯?亦纳皇仁中。 闻昔鉏耒墾阡界,尚得战骨如坏铜。 悲歌独立浩四顾,岚光照渌天青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疆荒?(jì)春不毛:「荒?」意思是荒蕪貧脊。「毛」指莊稼、草木。「?」,音 jì,堅硬的土地。
  • 絕壑中起巋(kuī)而高:「絕壑」指極深的山谷;「巋」形容高大獨立。
  • 蒼幽赭(zhě)閉上無磴:「蒼幽」指深幽的地方;「赭閉」形容山壁顏色;「磴」指登山的石級。
  • 朽藤羃(mì)澗猿虎巢:「羃」本指覆蓋東西的巾,這裏指藤蘿覆蓋;「澗」指山澗。
  • 神丁闢石錘飛電:形容開山的場面像神丁用石錘鑿擊,快如閃電。
  • 堠(hòu)臺堡柵交衛防:「堠臺」即瞭望臺;「堡柵」指堡壘和柵欄 。
  • 牆闉(yīn):指城門外層的曲城。
  • 雉糜蒐括:「雉」指野雞;「糜」指麋鹿 。這裏指搜刮各種野生動物。
  • 流鴻遍野:「流鴻」指流亡的百姓,像四散的鴻雁。
  • 橫戈墨面掠軍餉:「橫戈」指持兵器;「墨面」形容面目黧黑。
  • 瘴雲慘慘:「瘴雲」指南方山林間溼熱蒸鬱能致人疾病的雲氣,這裏形容悽慘的氛圍。
  • 山營付焦炬:把山中的營寨付之一炬。
  • 巖魈(xiāo)木客:「巖魈」傳說中的山中怪物;「木客」傳說中深山的精靈。
  • 蹯(fán)?(náo):「蹯」指獸足;「?」指古書上說的一種猴。
  • 嵐光:山間霧氣經日光照射而發出的光彩。

翻譯

廣袤荒蕪貧瘠的土地,春天都不長莊稼,幽深的山谷中崛起一座高大的山峯。山巒深幽,赭色的山壁陡峭無徑,腐朽的藤蘿覆蓋着山澗,成了猿猴與老虎的巢穴。彷彿有神力驅使劈開山石,那石錘如閃電般揮動,狹窄的小路如蛇般蜿蜒僅容一線天光。山窪中有一片寬闊的湖澤足有千頃,漸漸地居民聚集,這裏的氣象也發生了變化。瞭望臺與堡壘柵欄相互交錯作爲防衛,沒有修築城牆卻自然而然形成了縣城。洪湖在它的一側作爲缺口,湖水逆向傾瀉,船隻萬萬難以進入。其他的山巒岡阜緊密環繞,險峻得如同天關一般,森然挺立。

趙宋末年官吏殘暴,濫用重刑違逆皇帝旨意屠殺良民。上天暗暗憤怒降下窮困災殃,將索要的糧食當成黃金一樣,還肆意貪腐。連野雞麋鹿也要搜刮殆盡,墳地上的樹木當柴都不放過,三年沒有下雨,連鬼都沒有肉吃。流亡的百姓遍野都是,失去了自己的家園,都覺得沒有生存的希望而相互奔逃。那些人手持兵器、面目黧黑地掠奪軍餉,殺人如同屠殺豬一樣,城郊一片血腥污濁。悽慘的瘴雲幾乎要逼近泰山,於是這裏憑藉險要地勢成了盜賊聚集的地方。官兵很多都被盜賊控制指揮,內外勾結,麻煩難以消除。可憐知府太守如狐鼠般逃竄,燕吳等地的道路阻塞,行人斷絕。將軍含着淚來到青兗之地,籌劃謀略卻沒有成功,戰爭失敗。奮力抵抗不行就想招安使其安定,結果一個夜晚,山中的營寨就被燒成了灰燼。

我來到這個地方,曾經荒蕪的地方現在已長滿莊稼和蓬草,令人驚喜地變成了一片宏大的景象。傳說中山中的鬼怪精靈都變得溫順馴服,那些野獸也感受到了皇帝的仁德。聽說昔日開墾田地時,還能挖到如破銅般的戰骨。我悲歌獨自站立,極目四望,山間的光彩映射在清澈的水中,天空一片湛藍。

賞析

這首詩以敘述歷史與描繪社會現狀相結合。開篇描繪舊縣之地的險要與荒蕪,爲下文的故事發展提供背景。接着通過敘事,展現趙宋末年殘酷的社會現實,包括官吏的殘暴、百姓的苦難以及盜賊滋生的狀況,深刻批判了當時無道的統治。其中對人民悲慘遭遇的描寫十分沉痛,讓人看到社會的黑暗與無序。

隨後寫此地後來的變化,由混亂破敗到初具繁榮氣象,前後形成鮮明對比,既能感受到作者對此地過去歷史的感慨,也能體會到其對當下新變化的欣慰。「悲歌獨立浩四顧,嵐光照淥天青空」一句則在結尾營造出一種深沉的意境,詩人面對歷史與現實,獨立悲歌,將個人情感與自然風光相融合,表達出對這片土地的複雜情感,既有對往日苦難的憑弔,也有對新生氣象的感慨 。整首詩情感沉鬱頓挫,反映社會現實廣泛深刻,兼具歷史價值與文學美感。

姚燮

姚燮

清浙江鎮海人,字梅伯,號復莊,又號大梅山民。道光十四年舉人。遍讀經史百家及道藏、釋典,詩詞、駢體文皆聞於時,又擅丹青,尤工墨梅。詩篇反映鴉片戰爭時情事,悲憤激昂。又著《今樂考證》,爲研究戲曲史重要資料。集名《大梅山館集》、《疏影樓詞》。 ► 39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