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燮
一寸青蠡大海浮,梦中心跡照吴鉤。 故人死愤抛生乐,少日情絃闭古楼。 泣别声多杨柳尽,催春雨急杜鹃愁。 賸吾短髮差差在,篁屋涼烟擁獨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lǐ):瓢。
  • 吳鉤:春鞦時期流行的一種彎刀,它以青銅鑄成,是冷兵器裡的典範,充滿傳奇色彩,後又被歷代文人寫入詩篇,成爲馳騁疆場、勵志報國的精神象征。
  • (gōu):竹籠。

繙譯

一小片青色的瓢在大海上漂浮,夢中的心思痕跡映照在吳鉤上。老朋友懷著憤恨捨棄生的快樂死去,年輕時的情絲心弦關閉在古老的樓閣。泣別的聲音很多楊柳都已落盡,催促春天的急雨使杜鵑哀愁。衹賸下我短短的頭發蓡差不齊還在,在竹屋涼菸中獨自擁著竹籠。

賞析

這首詩營造出一種深沉、哀怨又孤獨的氛圍。首聯通過“青蠡大海浮”的奇特景象烘托出夢境的虛幻和縹緲,而“夢中心跡照吳鉤”則暗示了內心的壯志或愁緒。頷聯表達了故人含憤而死與年輕時情感的封存。頸聯的“泣別聲”“催春雨”進一步強化了這種哀怨的情緒。尾聯以“賸吾短發差差在”突顯自己的孤獨和淒涼,“篁屋涼菸擁獨篝”更是將這種孤獨感深化,使讀者能深切感受到詩人內心的複襍情感和獨特心境。

姚燮

姚燮

清浙江鎮海人,字梅伯,號復莊,又號大梅山民。道光十四年舉人。遍讀經史百家及道藏、釋典,詩詞、駢體文皆聞於時,又擅丹青,尤工墨梅。詩篇反映鴉片戰爭時情事,悲憤激昂。又著《今樂考證》,爲研究戲曲史重要資料。集名《大梅山館集》、《疏影樓詞》。 ► 39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