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後京江舟中感懷八首 其一

懵騰心口自相攻,失笑禁啼夢囈中。 白首老人徒種菜,紅顏小婦尚飄蓬。 床頭歲敘占枯樹,鏡裏天涯問朔風。 睡起船窻頻徙倚,强瞪雙眼數來鴻。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懵騰(měng téng):形容模糊不清、神志恍惚的樣子。
  • 心口自相攻:內心矛盾、糾結,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
  • 失笑禁啼:想笑又忍住啼哭,描述一種複雜糾結的情緒狀態。
  • 夢囈(yì):說夢話。
  • :白白地,僅僅。
  • 飄蓬:像飄飛的蓬草一樣四處漂泊,常用來形容人的漂泊不定。
  • 歲敘:歲時的更替或序列。
  • 佔枯樹:通過觀察枯樹枝來占卜歲時吉凶等事情,這裏有對未來迷茫、無助,借某種方式尋求慰藉之意。
  • 天涯:指極遠的地方。
  • 徙倚(xǐ yǐ):徘徊、來回走動。

翻譯

我神志恍惚,內心矛盾糾結得難受,在夢話中想笑卻又強忍着哭泣。頭髮花白的老人只能在這艱難處境中白白地種菜謀求生計,而家中年輕美麗的女子還在四處漂泊。快到新年了,我在牀頭看着枯樹枝徒勞地想預知未來,望着鏡子裏衰老的自己問詢來自北方的寒風我的出路在哪裏。睡醒後我在船窗邊不停地徘徊,強撐着睏意瞪大雙眼數着天邊飛來的大雁 。

賞析

這首詩是錢謙益在冬至後於京江舟中所感而發,充滿了淒涼落寞之感。詩開篇通過「懵騰心口自相攻,失笑禁啼夢囈中」描寫出詩人內心複雜糾結且精神恍惚的狀態,爲全詩奠定了傷感、迷茫的基調。「白首老人徒種菜,紅顏小婦尚飄蓬」將自己的年老無助與家中女子的漂泊命運形成鮮明對比,進一步凸顯出生活的滄桑與無奈,流露出對家人的愧疚和對命運的不甘 。「牀頭歲敘佔枯樹,鏡裏天涯問朔風」描繪出詩人在歲末之際對未來的迷茫以及對自身處境的感慨,對着枯樹占卜、問訊朔風,盡顯內心的孤獨與無助。最後「睡起船窗頻徙倚,強瞪雙眼數來鴻」通過描寫睡醒後在船窗邊徘徊、數大雁的動作細節,細膩地展現出詩人百無聊賴卻又心繫遠方、渴望有所寄託的心境,整首詩情景交融,深刻地表達了詩人困頓時的複雜心境和對人生的諸多感慨。

錢謙益

錢謙益

錢謙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今張家港市塘橋鎮鹿苑奚浦)人。 明史說他“至啟、禎時,準北宋之矩矱”。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進士)。錢謙益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因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而被革職。明亡後,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擁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權,錢謙益依附之,為禮部尚書。後降清,為禮部侍郎。 ► 23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