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天都峯趾度斷凡橋下木梯憇文殊菴

天都趾右石屛南,嶞山嶧嶺崿且嵁。 峭壁崩厓罅欲裂,異松穴石攅如簪。 嶔崟數里俄半擘,岝峉百丈咸中弇。 峯巒移步貌改易,蒼翠著靣人熏酣。 崎嶇鳥道陟又下,摧頽繭足縮復探。 盤回下梯身入井,嘯呼命侶聲出甔。 僧徒扶曵咸右袒,輿人負荷長左擔。 俯躬正恐肱三折,側足祗容劒一椷。 挽葛千尋出洞穴,誅茅一畝憇小菴。 天都東拱勢翼翼,勝蓮後負形沈沈。 上擁趺石宮宅穩,下臨莽蒼光景涵。 靈山削成隱佛土,普門應現開精藍。 淸曉梵貝響林樾,午夜佛火明煙嵐。 香象拒門表奮迅,神鴉乞食離嗔貪。 隨喜幸到文殊座,投瞑還同彌勒龕。 軍持漉囊在何許,桑下一宿吾所慙。
拼音
錢謙益

錢謙益

錢謙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今張家港市塘橋鎮鹿苑奚浦)人。 明史說他“至啟、禎時,準北宋之矩矱”。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進士)。錢謙益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因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而被革職。明亡後,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擁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權,錢謙益依附之,為禮部尚書。後降清,為禮部侍郎。 ► 23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