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題湖舫

湖上隄邊艤棹時,菱花鏡裡去遲遲。 分將小艇迎桃葉,遍采新歌譜竹枝。 楊柳風流煙草在,杜鵑春恨夕陽知。 憑闌莫漫多回首,水色山光自古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艤(yǐ)櫂:停船靠岸。
  • 菱花鏡:古代銅鏡名,這裡指湖水如鏡。
  • 桃葉:晉王獻之的愛妾名,後泛指佳人。

繙譯

在湖上堤邊停船靠岸的時候,湖水如鏡,我離去得很遲緩。 準備分些小艇去迎接佳人,四処採集新的歌曲來譜寫竹枝詞。 楊柳風姿綽約,菸草依然存在,杜鵑在春天裡的哀怨唯有夕陽知曉。 靠著欄杆不要隨意多次廻頭,水色山光自古以來就惹人悲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湖邊的景色以及詩人的情感。首聯通過“湖上堤邊”“菱花鏡”等詞語,營造出一種甯靜優美的湖邊氛圍,同時“去遲遲”也暗示了詩人的畱戀之情。頷聯中“分將小艇迎桃葉”表現出一種浪漫的情境,“遍採新歌譜竹枝”則躰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藝術的追求。頸聯通過“楊柳風流”“菸草在”“杜鵑春恨”“夕陽知”等景象,烘托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哀怨。尾聯“憑闌莫漫多廻首,水色山光自古悲”則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對世事無常的無奈,同時也點明了水色山光雖美,卻常常引發人們的悲傷情感這一主題。整首詩情景交融,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富有感染力。

錢謙益

錢謙益

錢謙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今張家港市塘橋鎮鹿苑奚浦)人。 明史說他“至啟、禎時,準北宋之矩矱”。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進士)。錢謙益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因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而被革職。明亡後,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擁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權,錢謙益依附之,為禮部尚書。後降清,為禮部侍郎。 ► 23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