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西泠(líng):西湖橋名,在孤山西麓,是孤山與北山間往來的通道。這裏代指西湖周邊。
- 六橋:西湖蘇堤上有六座橋,分別是映波橋、鎖瀾橋、望山橋、壓堤橋、東浦橋和跨虹橋 。
- 月姊:月中仙子,此處借指美麗的女子。
- 綽約:形容女子姿態柔美的樣子。
- 筆牀:放置毛筆的器具。
- 研(yàn )匣:即硯匣,放置硯臺的匣子。研,同「硯」。
- 芳華:美好的年華,這裏指美好的景緻。
- 翠袖:借指美女。
- 一燈:佛家用語,比喻智慧能破迷暗,如燈能照明。
- 方丈室:寺院中方丈居住的房間,這裏寓意着佛門清修之地。
- 散花:典出《維摩詰經》,天女將花散在諸菩薩和舍利弗身上,檢驗他們的道行。
- 淨名翁:指維摩詰居士,佛經中記載他智慧超羣,善於應機化導。
翻譯
西湖邊西泠一帶的雲樹在六橋之東,曾聽聞月中仙子從碧空中降臨於此。楊柳細長的枝條隨風搖曳,映襯着身姿柔美的佳人;盛開的桃花充滿生機,成就了玲瓏美妙的詩句。在那美好的景緻中,筆牀硯匣陳列;麗日之下,香車中坐着美麗的女子。而如今我在這方丈小室,伴着孤燈,像天女散花一樣長久侍奉着如維摩詰般智慧的長者,沉浸在佛門之中。
賞析
這首詩呈現了鮮明的今昔對比。前兩聯描繪西湖往昔的繁華與美好,宛如一幅充滿詩意和浪漫色彩的畫卷。西泠的雲樹、輕盈的月姊、婀娜的楊柳、豔麗的桃花,以及風姿綽約的佳人,構成了美妙動人的景緻,充滿了生機與活力,讓人感受到西湖盛時的迷人魅力 。頸聯進一步渲染往昔的雅緻生活,在美好的景緻中,有筆牀硯匣暗示文人的風雅,香車翠袖又展現出富貴與繁華。
然而到了尾聯,畫風突變,描繪自己如今在方丈室伴着孤燈,侍奉長者潛心修行的清苦生活。通過這種今昔對照,不僅寫出了詩人自身從繁華走向清修的巨大轉變,也流露出他歷經滄桑後的複雜心境,既有對往昔美好生活的留戀與追憶,又有對當下佛門清修感悟人生的一種釋然,全詩情感深沉,含蓄蘊藉,富有滄桑之感和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