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美人手跡戲題絶句七首 其五

牋紙劈桃花,銀鈎整復斜。 却憐波磔好,破體不成瓜。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箋(jiān)紙:信紙。
  • **銀鉤:形容書法筆姿的剛勁有力,如同銀色的鉤子,這裏指美人的字跡。
  • ****波磔(zhé)**:書法術語,指捺筆。筆畫左行曰波,右行曰磔,是書法家在書寫中要求體現的筆法特點。
  • **破體:書法術語,是指打破常規字體、結構的書體 。這裏是說美人的字雖打破常規但別有韻味。

翻譯

那信紙就如同剛剛劈開的鮮豔桃花,字跡筆姿剛勁整齊中又帶着幾分傾斜之態。忍不住憐惜這字跡捺筆優美漂亮,雖是打破常規字體卻不會顯得雜亂無章(不像某些破體字像「瓜」一樣結構鬆散無序 )。

賞析

這首詩短短二十字,通過精妙的比喻和細膩的描寫,展現出對美人手跡的讚賞。起句「箋紙劈桃花」,將箋紙比作剛劈開的桃花,形象生動又充滿美感,給人以清新豔麗之感。「銀鉤整復斜」,一個「整復斜」精準地摹寫出字跡整齊與錯落交織的獨特韻味。「卻憐波磔好」,直接從書法的專業筆法「波磔」入手,細緻地刻畫了美人書法的筆力和魅力。最後「破體不成瓜」巧妙轉折,以反例來襯托美人破體書法的優美得體。整首詩既有對所見之物——紙墨字跡的細緻描繪,又飽含詩人對美人書法才華的欣賞,通過對書法技藝和書寫風格的關注,展現出細膩而優雅的審美情趣 。

錢謙益

錢謙益

錢謙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今張家港市塘橋鎮鹿苑奚浦)人。 明史說他“至啟、禎時,準北宋之矩矱”。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進士)。錢謙益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因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而被革職。明亡後,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擁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權,錢謙益依附之,為禮部尚書。後降清,為禮部侍郎。 ► 23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