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龍興:指新王朝的興起。
- 初服:未入仕時的服裝,代指辭官歸隱。
- 上乘:佛教用語,即「大乘」,佛教的主要流派之一。
- 麒麟: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瑞獸。
- 龍像:指羅漢像。
翻譯
呂公和榮公這些人,身着鐵衣輔佐新王朝的興起。捨棄兵器返回未入仕時的狀態,鬆手拋開而歸入佛教大乘一派。麒麟瑞獸可以去謀求,羅漢像都能傳承佛法。
賞析
這首詩可能是詩人在齊河定慧寺時,因懷念往昔人物而作。詩中提到的呂公、榮公等曾參與過王朝興起的人物,他們最後選擇了不同的道路。「投戈返初服」體現了他們放下征伐迴歸平淡的決定,而「撒手歸上乘」則顯示出對佛教的皈依。「麒麟可即圖,龍像俱傳燈」則有一種對祥瑞、佛法傳承的感慨在其中。整體上,詩的意境較爲深邃,通過對歷史人物和佛教元素的交織,表達出一種對過去與精神世界的思索。

錢謙益
錢謙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今張家港市塘橋鎮鹿苑奚浦)人。
明史說他“至啟、禎時,準北宋之矩矱”。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進士)。錢謙益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因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而被革職。明亡後,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擁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權,錢謙益依附之,為禮部尚書。後降清,為禮部侍郎。
► 2328篇诗文
錢謙益的其他作品
- 《 姚叔祥過明發堂共論近代詞人戲作絶句十六首 其七 》 —— [ 清 ] 錢謙益
- 《 移居半野堂 》 —— [ 清 ] 錢謙益
- 《 病榻消寒雜咏四十六首 其三十三 》 —— [ 清 ] 錢謙益
- 《 仙壇倡和詩十首 其三 》 —— [ 清 ] 錢謙益
- 《 淸明喘息一絲如片紙親身自潔除宋刻蒙求元學范叮嚀收拾幾編書 其六 》 —— [ 清 ] 錢謙益
- 《 十一月初六日召對文華殿旋奉嚴㫖革職待罪感恩述事凡二十首 其二 》 —— [ 清 ] 錢謙益
- 《 追和朽庵和尚樂歸田園十咏 其一 歸去來兮至覺今是而昨非次韻 》 —— [ 清 ] 錢謙益
- 《 登茅山三首 其一 》 —— [ 清 ] 錢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