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女詞四首 其一
中堂何喧闐,明燭耀銀缸。
箱簾啓萎蕤,刀尺聲硠硠。
大姊裁羅襦,小妹熨袴襠。
鄰女贈錦段,雙雙繡鴛鴦。
阿母髩婆娑,篝燈理中裳。
阿母向我言,撫汝嬌且長。
十載違汝家,頓顇類媰孀。
輕軒宵在門,重整嫁時裝。
女行欣有家,阿母心內傷。
牽衣告阿母,背指燈燭光。
女身如明燭,影在阿母旁。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喧闐(xuān tián):形容聲音大而雜。
- 萎蕤(wěi ruí):指箱子上的裝飾物。
- 硠硠(láng láng):形容聲音響亮。
- 鬢婆娑(bìn pó suō):形容頭髮散亂的樣子。
- 媰孀(chōu shuāng):這裏指未嫁女子的憔悴模樣。
翻譯
中堂裏多麼喧鬧繁雜,明亮的燭火照耀着銀製的燈缸。箱子的簾幕拉開那萎蕤的飾物,剪刀和尺子發出響亮的聲音。大姐裁剪絲羅短衣,小妹熨燙褲襠。鄰家女子贈送錦緞,雙雙繡着鴛鴦。母親頭髮散亂,點着燈整理衣物。母親對我說,撫養你嬌柔地長大。十年離開了你家,突然憔悴像個未嫁的姑娘。輕便的車在夜裏停在門口,重新整理出嫁的服裝。女兒要出嫁很高興有了家,母親心裏卻暗自悲傷。牽着衣服告訴母親,背對着燈燭光。女兒的身形如同明亮的燭火,影子就緊挨在母親的身旁。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嫁女時熱鬧而又略帶傷感的場景。詩中通過對中堂熱鬧景象的描寫,如明燭、箱簾、刀尺聲等,展現出爲嫁女做準備的忙碌。姐妹和鄰女的活動,豐富了畫面。母親的形象更是刻畫得細膩,她一邊爲女兒整理衣物,一邊訴說對女兒的不捨。「女身如明燭,影在阿母旁」這最後一句,以生動的比喻,深刻地表現了女兒與母親之間緊密的情感聯繫,也暗示了女兒即將離開母親的不捨和眷戀,既有生活場景的真實呈現,又飽含情感,讓人動容。

錢謙益
錢謙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今張家港市塘橋鎮鹿苑奚浦)人。
明史說他“至啟、禎時,準北宋之矩矱”。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進士)。錢謙益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因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而被革職。明亡後,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擁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權,錢謙益依附之,為禮部尚書。後降清,為禮部侍郎。
► 2328篇诗文
錢謙益的其他作品
- 《 雜憶詩十首次韻 其二 》 —— [ 清 ] 錢謙益
- 《 金陵雜題絕句二十五首繼乙未春留題之作 其二十五 》 —— [ 清 ] 錢謙益
- 《 芥閣詩次中峰蒼老原韻四首 其一 》 —— [ 清 ] 錢謙益
- 《 追和朽庵和尚樂歸田園十咏 其五 引壺觴以自酌至審容膝之易安用韻 》 —— [ 清 ] 錢謙益
- 《 後秋興八首辛丑歲逼除作。時自紅豆江村徙居半野堂絳雲餘燼處 》 —— [ 清 ] 錢謙益
- 《 得書之夕夢與德水共簡書笥得徐武功告天文一紙因口占贈德水有與我竝閑千畝竹爲君長嘯一窻風之句覺而成之幷寄 》 —— [ 清 ] 錢謙益
- 《 和墨香秋興卷二首 其一 》 —— [ 清 ] 錢謙益
- 《 山隂王大家玉暎以小影属題敬賦今體十章奉贈 其一 》 —— [ 清 ] 錢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