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鄭超宗圃中忽放黃牡丹一枝羣賢題詠爛然聊復效顰遂得四首 其二
鄭圃繁華似雒陽,斬新一蕚御袍黃。
后皇定許移栽植,靑帝知誰作主張。
梔貌花神刊譜牒,檀心香國與文章。
若論魏紫應爲匹,月夕依稀想鞠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廣陵:今江囌敭州。
- 雒(luò)陽:洛陽的古稱。
- 萼(è):花萼,這裡指花朵。
- 後皇:後土與皇天,這裡指天地。
- 青帝:我國古代神話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於東方的司春之神。
- 梔(zhī)貌:梔,梔子,一種常綠灌木,這裡形容牡丹的顔色如梔子般。
- 檀心:淺紅色的花蕊。
- 魏紫:牡丹花名貴品種之一,被譽爲牡丹中的“花後”。
繙譯
鄭超宗園子裡如同洛陽般繁華,突然綻放出一枝嶄新的黃色牡丹花,宛如皇帝的黃色龍袍那般耀眼。這天地或許準許將它移植栽培,卻不知司春之神青帝會作何主張。這花如梔子般的外貌被花神記錄在譜牒中,它那淺紅色的花蕊讓這香國之地充滿了詩意文章。若要說能與它相匹配的,應該是魏紫牡丹了,在月光下依稀能想象到它如菊花般的風姿。
賞析
這首詩以廣陵鄭超宗圃中突然綻放的黃牡丹爲主題,通過對黃牡丹的描繪,展現了其高貴、獨特的氣質。詩中用“鄭圃繁華似雒陽”來形容園子的繁榮,爲黃牡丹的出現營造了一個美好的背景。“斬新一萼禦袍黃”形象地描繪了黃牡丹的鮮豔和獨特,將其比作皇帝的龍袍,凸顯了其尊貴的地位。“後皇定許移栽植,青帝知誰作主張”則表達了對黃牡丹命運的思考,不知天地和司春之神會如何安排它。接下來,“梔貌花神刊譜牒,檀心香國與文章”從外貌和內涵兩個方麪贊美了黃牡丹,稱其外貌如梔子般美麗,其存在讓這香國之地充滿了詩意。最後,“若論魏紫應爲匹,月夕依稀想鞠裳”將黃牡丹與魏紫牡丹相提竝論,進一步強調了它的高貴,同時在月光下想象它的風姿,給人以美好的遐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黃牡丹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訢賞和贊美之情。

錢謙益
錢謙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今張家港市塘橋鎮鹿苑奚浦)人。
明史說他“至啟、禎時,準北宋之矩矱”。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進士)。錢謙益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因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而被革職。明亡後,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擁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權,錢謙益依附之,為禮部尚書。後降清,為禮部侍郎。
► 2328篇诗文
錢謙益的其他作品
- 《 讀方爾止嵞山詩藁却寄二十韻 》 —— [ 清 ] 錢謙益
- 《 病榻消寒雜咏四十六首 其九 》 —— [ 清 ] 錢謙益
- 《 讀豫章仙音譜漫題八絕句呈太虚宗伯并雪堂梅公古嚴計百諸君子 其六 》 —— [ 清 ] 錢謙益
- 《 重題斷句八首 其八 》 —— [ 清 ] 錢謙益
- 《 閩中徐存永陳開仲亂後過訪各有詩見贈次韵奉答四首 其二 》 —— [ 清 ] 錢謙益
- 《 送詹葉二御史赴南臺 其一 》 —— [ 清 ] 錢謙益
- 《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顯皇帝遺詔於京口成服哭臨㳟賦挽詞四首 其四 》 —— [ 清 ] 錢謙益
- 《 七月朔日含光法師駐錫紅豆村談玄累日石師潘老賦聽㳒詩拈華嚴玄談四字爲韵如次奉和 其三 》 —— [ 清 ] 錢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