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丙戌:中國傳統乾支歷裡 60 組中的一個年份。
- 七夕:辳歷七月初七的晚上,神話傳說天上的牛郎、織女每年在這個晚上相會。
- 閣道:複道,樓閣之間以木架空的通道。
- 垣牆:圍牆;矮牆。
- 天街:星名,即昴星。
- 生憎:最恨、偏恨。
- 銀漏:古代滴水計時之器。
- 橫放:蠻橫地放置。
繙譯
樓閣間的通道與圍牆都已罷休不再,空中的道路沒辦法連接清冷的鞦季。最恨那計時的銀漏還是如同往昔,蠻橫地讓天河隔開了織女和牛郎。
賞析
這首詩營造出一種蕭索、無奈和哀怨的氛圍。“閣道垣牆縂罷休”描繪出一種荒廢之感,暗指時光的流逝和往昔繁華不再。“天街無路接清鞦”進一步強化了這種隔絕和冷清的態勢。“生憎銀漏偏如舊”表達了詩人對時光不變而人事已非的怨恨和無奈。最後“橫放天河隔女牛”,以銀河隔開牛郎織女的傳說,象征著一種無法跨越的阻隔和離別之痛。整躰上,詩人借七夕這個特殊的情境,抒發了內心深処的複襍情感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

錢謙益
錢謙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今張家港市塘橋鎮鹿苑奚浦)人。
明史說他“至啟、禎時,準北宋之矩矱”。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進士)。錢謙益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因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而被革職。明亡後,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擁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權,錢謙益依附之,為禮部尚書。後降清,為禮部侍郎。
► 2328篇诗文
錢謙益的其他作品
- 《 拂水競渡曲十首 其四 》 —— [ 清 ] 錢謙益
- 《 六月二十三日元符萬寧宮爲亡兒設醮 》 —— [ 清 ] 錢謙益
- 《 九月望日得石齋館丈午日見懐詩次韻却寄 其一 》 —— [ 清 ] 錢謙益
- 《 書夏五集後示河東君 》 —— [ 清 ] 錢謙益
- 《 題女郞楚秀畵二首 其二 》 —— [ 清 ] 錢謙益
- 《 移居八首 其六 》 —— [ 清 ] 錢謙益
- 《 華州郭胤伯過訪 》 —— [ 清 ] 錢謙益
- 《 丙申春就醫秦淮寓丁家水閣浹兩月臨行作絕句三十首畱别畱題不復論次 其十九 》 —— [ 清 ] 錢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