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道中九首 其二

· 薛瑄
前途十里即温城,暫向村林避欝蒸。 野老多情能欵客,呼兒旋撇甕頭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滎陽:地名,古代中國河南省的一個縣。
  • 道中:道路途中。
  • 十里:指路程大約十公里。
  • 溫城:古代地名,可能是指現在的河南省鄭州市溫縣一帶。
  • :暫時。
  • 村林:鄉村和樹林,代指鄉村環境。
  • 鬱蒸:形容天氣悶熱,溼氣重。
  • 野老:鄉間的老者。
  • 款客:熱情款待客人。
  • :立刻,馬上。
  • :倒出,這裏指打開甕口。
  • 甕頭清:指從甕中倒出的清涼飲料。

翻譯

前方還有十里路就是溫城了,爲了避開這悶熱的天氣,我們暫且走進鄉村樹林。那裏的老人家們十分熱情好客,立刻叫孩子去提一桶井水,給我們倒上清涼的飲料解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旅途中的一個小插曲,作者薛瑄通過簡潔的筆觸,展現了鄉村生活的人情味和淳樸。"前途十里即溫城"表達了行人的期待與接近目的地的喜悅,"暫向村林避鬱蒸"則流露出對炎熱天氣的無奈與對清涼環境的嚮往。"野老多情能款客"讚美了鄉村老人的熱情好客,他們不拘小節,樂於助人,讓人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呼兒旋撇甕頭清"則是生活場景的生動刻畫,既體現了農村生活的簡單,又展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愜意。整首詩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氣息,讓人回味無窮。

薛瑄

薛瑄

明山西河津人,字德溫,號敬軒。少工詩賦,後從高密魏希文、海寧範汝舟治理學,即盡焚所作詩賦。永樂十九年進士。旋居父喪,悉遵古禮。宣德中服除,授御史。三楊當國,欲見之,謝不往。正統間,初爲山東提學僉事,以白鹿洞學規開示諸生,親爲講授,人呼薛夫子。召爲大理寺左少卿,以正直忤宦官王振,被誣下獄,幾被殺。景帝嗣位,起大理寺丞。天順間,官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入閣預機務。尋致仕。卒諡文清。其學全本程、朱,以爲自朱熹後,無煩著作,直須躬行。修己教人以復性爲主。有《讀書錄》、《薛文清集》。 ► 1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