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 薛瑄
天地常不没,山河鎮如斯。 惟有人與物,代謝無停時。 因過咸秦境,周覽生悲思。 渭水自縈帯,南山亦參差。 茲惟帝王宅,自古稱雄竒。 當時宫闕壯,摩霄切雲霓。 千門與萬戸,珠簾錦繡帷。 一朝時事去,掃地無復遺。 城市盡為墟,麥秀草離離。 亦有英雄軰,干戈互相持。 慷慨争土疆,終老志不衰。 只今但丘塚,名姓寧可知。 京都足妖冶,高門富姜姬。 綽約姑射仙,鬒髮冰雪肌。 只今化為土,况乃粉黛施。 休明盛文物,旗常畫蛇龜。 千乘及萬騎,雜遝相追隨。 將相立軒冕,聲樂奏英池。 繁華有萬端,一去不可追。 俯仰千古事,有若夢幻為。 往者既已然,將來復如之。 寄語執迷子,當以理自推。
拼音
薛瑄

薛瑄

明山西河津人,字德溫,號敬軒。少工詩賦,後從高密魏希文、海寧範汝舟治理學,即盡焚所作詩賦。永樂十九年進士。旋居父喪,悉遵古禮。宣德中服除,授御史。三楊當國,欲見之,謝不往。正統間,初爲山東提學僉事,以白鹿洞學規開示諸生,親爲講授,人呼薛夫子。召爲大理寺左少卿,以正直忤宦官王振,被誣下獄,幾被殺。景帝嗣位,起大理寺丞。天順間,官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入閣預機務。尋致仕。卒諡文清。其學全本程、朱,以爲自朱熹後,無煩著作,直須躬行。修己教人以復性爲主。有《讀書錄》、《薛文清集》。 ► 1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