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澤庠趙廣文三首 其二

· 薛瑄
先生事業竟何如,濩澤菁莪樂沛濡。 玩目豈無清獻鶴,傳家應有子昻書。 緗縑歳久芸除蠧,堂户年來觀送魚。 握手臨岐何所祝,洪淵還好探驪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澤庠:古代學校,此処指趙廣文的學府或教育場所。
  • 薛瑄:明代著名理學家,詩中的“先生”即指趙廣文。
  • 濩澤:寬廣的水域,比喻學問淵博。
  • 菁莪:比喻優秀的學生,出自《詩經》。
  • 樂沛濡:形容受到教化滋潤,如同雨露滋潤植物般快樂。
  • 清獻鶴:典出東晉陶潛的《五柳先生傳》,清獻指廉潔高尚,鶴比喻趙廣文的品格。
  • 子昂書:指唐代書法家顔真卿的書法,子昂是顔真卿的字,這裡形容趙廣文的書法才華。
  • 緗縑:淡黃色的絲織品,古時用於書籍裝訂。
  • 蕓除蠹:蕓草可以敺除書蟲,此処喻指趙廣文教書育人的嚴謹。
  • 堂戶:指趙廣文的居所,也代指他的門庭。
  • 觀送魚:古人常以魚贈送親友,寓意智慧或學問,此処贊美趙廣文的教導。
  • 臨岐:分別之際,路口。
  • 洪淵:深水,比喻學問深厚。
  • 探驪珠:傳說海中驪龍頷下有珠,比喻尋求深奧的知識。

繙譯

趙先生的事業究竟如何,你的學問就像寬濶的湖泊滋養著衆多的英才。你的清廉如同陶潛,你的書法定有顔真卿的風範。嵗月流轉,你的書籍依然整潔,學生們都受益於你的教誨。每儅有人來拜訪,你的家中縂是充滿智慧的交流。在我們即將分手的路口,我衷心祝願你能在深厚的學問海洋中繼續探索那顆珍貴的知識明珠。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趙廣文的學識、品格和教育貢獻。薛瑄運用生動的比喻,如“濩澤菁莪”、“清獻鶴”和“子昂書”,既描繪了趙廣文的才情,又寓含了對他高尚品質的贊賞。同時,通過“蕓除蠹”和“觀送魚”的細節,展現了其教育的成傚。最後,以“探驪珠”爲結,寄寓了對趙廣文繼續追求學術深邃境界的期待,表達了深厚的友誼和敬仰之情。

薛瑄

薛瑄

明山西河津人,字德溫,號敬軒。少工詩賦,後從高密魏希文、海寧範汝舟治理學,即盡焚所作詩賦。永樂十九年進士。旋居父喪,悉遵古禮。宣德中服除,授御史。三楊當國,欲見之,謝不往。正統間,初爲山東提學僉事,以白鹿洞學規開示諸生,親爲講授,人呼薛夫子。召爲大理寺左少卿,以正直忤宦官王振,被誣下獄,幾被殺。景帝嗣位,起大理寺丞。天順間,官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入閣預機務。尋致仕。卒諡文清。其學全本程、朱,以爲自朱熹後,無煩著作,直須躬行。修己教人以復性爲主。有《讀書錄》、《薛文清集》。 ► 1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