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風臺歌

· 薛瑄
素靈夜哭秋郊月,漢祖呉鈎三尺血。 芒碭雲氣從飛龍,咸陽竹帛隨烟滅。 獨屈羣策驅羣雄,漢中一旅紅旗東。 韓郎對語識成敗,董公遮説開天衷。 王者之師仁以武,諸侯効順力如虎。 關河百戰芟羣雄,垓下一歌散强楚。 風塵盪滌天下清,萬乘不忘布素情。 黄屋歸來見鄉邑,宴飲父老如平生。 酒酣㧞劍高歌起,歌詞激烈振天地。 雄志深知大業難,覇心尚思猛士倚。 羣兒逐和聲悠揚,起舞四顧何慨慷。 樂極哀來淚沾臆,魂魄千秋思故鄉。 遂令此邑為湯沐,獨承天寵何優沃。 四百休運同始終,三國遺民想興復。 至今有臺泗水濵,雄豪一去餘千春。 壊埒層層積蒼蘚,平原漠漠生黄塵。 我來正値清秋暮,桑柘蕭蕭葉飛雨。 泗水南流芒碭高,覇業王風復何許。 徘徊重是古帝郊,摩挲石刻心勞焦。 俯仰秋天莾空濶,杳杳鴻鵠凌風高。
拼音
薛瑄

薛瑄

明山西河津人,字德溫,號敬軒。少工詩賦,後從高密魏希文、海寧範汝舟治理學,即盡焚所作詩賦。永樂十九年進士。旋居父喪,悉遵古禮。宣德中服除,授御史。三楊當國,欲見之,謝不往。正統間,初爲山東提學僉事,以白鹿洞學規開示諸生,親爲講授,人呼薛夫子。召爲大理寺左少卿,以正直忤宦官王振,被誣下獄,幾被殺。景帝嗣位,起大理寺丞。天順間,官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入閣預機務。尋致仕。卒諡文清。其學全本程、朱,以爲自朱熹後,無煩著作,直須躬行。修己教人以復性爲主。有《讀書錄》、《薛文清集》。 ► 1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