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禘圜丘及北郊歌辭十三首肆夏

天大親嚴,匪敬伊孝。 永言肆饗,宸明增耀。 陽丘既暢,大典逾光。 乃安斯息,欽若舊章。 天回地旋,鳴鑾引警。 且萬且億,皇曆惟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禘(dà dì):古代帝王舉行的一種盛大的祭天儀式。
  • 圜丘(yuán qiū):古代祭天的高臺,圓形,象徵天。
  • 肆夏:古代樂曲名,此處可能指祭祀時使用的樂曲。
  • 宸明(chén míng):指帝王的明德。
  • 陽丘:指圜丘,因其位於南,屬陽。
  • 大典:指盛大的典禮。
  • 欽若:敬慎如,表示恭敬地遵循。
  • 舊章:舊有的規章制度。
  • 鳴鑾(míng luán):指帝王車駕上的鑾鈴聲,象徵帝王出行。
  • 皇曆:指帝王的統治時期。

翻譯

天之大祭,親臨莊嚴,不僅出於敬意,更在於孝道。 長久以來,我們自由地享受這份饗宴,帝王的明德因此更加輝煌。 陽丘之上,儀式暢達,盛大的典禮更顯光彩。 於是安頓下來,休息片刻,恭敬地遵循着古老的規章。 天地迴旋,帝王的車駕響起鑾鈴,引領警戒。 數以萬計,數以億計,帝王的統治時期將永遠延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隋代帝王舉行大禘圜丘及北郊祭祀的盛況,通過莊嚴的儀式和輝煌的典禮,展現了帝王的威嚴和孝道。詩中「天回地旋,鳴鑾引警」等句,以宏大的視角和生動的意象,傳達了帝王統治的永恆和穩固。整體語言莊重典雅,體現了古代祭祀詩歌的特點。

無名氏

隋朝佚名作者的統稱。 ► 674篇诗文